在当今的网页制作中,几乎所有漂亮的网页都用了CSS。 CSS是 Cascading Style Sheet的缩写,有些书上把它译为 “层叠样式表”。有了CSS的控制,我们的网页便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工工整整的感觉,同时字体的色彩变化也使主页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text-decoration是文字修饰效果的意思,none参数表示使有超级链接的文字不显示下划线。假如讲none替换成underline就表示有下划线,换成overline则给超连文字加上划线,换成 line-through给超连文字加上删除线。还有一个是blink参数,顾名思义是闪烁效果,但是他要在NetScape浏览器上才能显示。
二、使粗体文字加上删除线。
粗体文字使用的代码是:B {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
使粗体文字中所有的字母大写。使用代码: B { text-transform: uppercase }(这个在NS中才显示出来,IE没有相应效果显示)
产生既大写,又有颜色,又有删除线的效果的代码是:b {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text-transform: uppercase; color: #66FFFF} 。另外,用lowercase使所有字母小写显示,capitalize 使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显示。
三、产生链接变色效果:
经过在对链接的几个属性进行颜色设置后,可以使具有link,active,visited属性的链接显示不同的颜色,但是却不会产生鼠标覆盖变色效果。
a:link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lor: green } //正常链接文字显示绿色
a:active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lor: yellow } //点击瞬间的链接显示黄色
a:visited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lor: red } //已经访问过的链接显示红色
要想产生鼠标放上去产生变色效果,就要用到另一个属性了,这就是 hover。如:a: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lor: yellow;background:white; } 表示鼠标移动到链接文字上时,文字修饰风格为“无”,同时链接文字显示黄色,链接文字的底色显示为白色。
四、看一下下面链接设置的总体运用情况:
a:link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lor: blue ; font-size: 9pt }
a:active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color: yellow;font-size: 10pt }
a:visited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lor: red;font-size: 10.5pt }
a:hover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green ; font-size: 11pt;background:white; }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