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微格式”,有人力捧,有人质疑。归根结底,我觉得还是浏览器和终端设备的支持没有跟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流程。尽管如此,Yahoo、Google 等行业巨头已经开始在各自的主流产品中应用微格式。而作为网站开发者和个人站长,你对“微格式”的应用仍在观望之中吗?
其实,微格式并不复杂,它离我们也并不遥远。不妨现在就行动起来,试试在网页中添加微格式吧!
在我看来,微格式最主打的应用非 hCard 莫属。所以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 hCard 的应用经验。
在讨论 hCard 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 vCard。
vCard 是电子名片的文件格式标准,它可以存储联系人的姓名、公司名称、职位、电话、地址、电子信箱、网站等信息。vCard 的文件扩展名通常为 .VCF
,一个简单的 VCF 文件看起来通常是这个样子的:
BEGIN:VCARD
VERSION:2.1
N:Michael;Jackson
TEL:13912345678
END:VCARD虽然对普通网友来说,VCF 文件似乎并不常见,但事实上它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应用。
我第一次接触到 VCF 文件是在整理手机通讯录时。当时我需要将手机中的通讯录转移到新手机中,我下载并试用了一些相关的工具软件,比如 PC 端手机管理软件 NOKIA PC Suite 与 Oxygen Phone Manager、通讯录管理软件 Outlook/Outlook Express、手机端通讯录备份工具 SmartVCard 等等。我发现所有这些软件都“不约而同”地支持 VCF 格式,NOKIA 智能手机甚至原生支持在手机端导入/导出 VCF 文件。
hCard
再来看看 hCard。我们知道 hCard 是一种微格式,通常应用在 HTML 等语言中,主要用于组织并标记网页中的联络信息。hCard 直接采用 vCard 的属性名称作为自身的标记规则,这意味 hCard 与 vCard 有着天生的兼容性。这些特性令它成为最受关注的微格式应用。
和其它微格式一样,hCard 对网页的浏览者是完全透明的。hCard 使用 HTML 标签的 class 属性来对数据进行标记。有时,当 HTML 文档中现有的标签不足以进行细致的标记时,可能需要增加额外的标签(通常是不影响网页外观的
span
或div
标签)。关于在网页中添加 hCard(或将 vCard 转换成 hCard)的具体方法,我不打算在此赘述,因为网上已经有了非常详尽的参考资料,我会将它们列在本文的末尾。在何处添加 hCard
在网页的什么地方添加 hCard 呢?其实从它的用途可以看出,网页中凡是涉及到个人、网站或公司的联系信息都可以采用 hCard 来进行标记。
以 CSS魔法 的首页为例,涉及此类联系信息的页面元素有站点标题、“关于站长”、“友情链接”三块区域,我们就可以分别以网站、站长、朋友为主体单独设置 hCard。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