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业务的不断推进,现在我们的后台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前端和后台之间联调复杂导致项目经常会推迟。为了能优化项目流程,提高开发效率。交互和前端决定一起做一套DPL,做一系列的规范出来。这样可以减少交互,前端,后台互相的沟通成本,同时能够沉淀下这段时间大家的收获。
交互参与的DPL中我们主要是做栅格体系,控件体系,视觉体系,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下DPL中的栅格体系设计
栅格
研究网页栅格系统前,来看一组数据:
网站 | 首页页面宽度 px |
Yahoo! | 950 |
淘宝 | 950 |
MySpace | 960 |
新浪 | 950 |
网易 | 960 |
Live Search | 958 |
搜狐 | 950 |
优酷 | 960 |
AOL | 960 |
| 上面列举的都是Alexa全球排名前100的站点,它们的首页宽度为950px/960px. 除了微软的Live Search, 这些站点有个共同特点:页面结构较复杂,都可以认为是门户型网站。
再来看看Google, YouTube, Facebook, Flickr!, eBay等知名站点,它们的首页宽度没什么固定规律,共同的特点是:功能专一,页面结构相对简单。
根据上面的简单分析可以认为:当搭建页面结构复杂的门户型网站时,开发工程师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将页面宽度定为950px/960px。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宽度呢?这个宽度值究竟有什么魔力?
上面的"自然"出现,细究自然是不让人信服的。设计者们在没有喝醉酒的情况下选择了960,而不是其它什么1000之类的整数,自然另有奥妙。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栅格系统?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例,详细的介绍一下网页栅格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在网页设计中,我们把宽度为"W"的页面分割成n个网格单元"a",每个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间隙设为"i",此时我们把"a+i"定义"A"。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W =(a×n)+(n-1)i
由于a+i=A,
可得:(A×n) – i =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