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 > CSS > 正文

CSS中:before和:after伪元素使用的奇技淫巧

2024-07-11 08:32:58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CSS 有两个说不上常用的伪类 :before 和 :after,偶尔会被人用来添加些自定义格式什么的,但是它们的功用不仅于此。前几天发现了 Creative Link Effects 这个非常有意思的介绍创意链接特效的页面,里面惊人的效果大量使用到的特性除了 transform 属性进行变形之外,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两个伪元素了。
2016520120938738.gif (461×186)

一 基本语法
在了解进阶的应用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语法规则。平常仅仅需要将这两个伪元素用于添加一些自定义字符时,只需使用伪类使用的单冒号写法,以保证浏览器的兼容性:

CSS Code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1. p:before  {}  

不过,在 CSS3 中为了区别伪元素和伪类为伪元素使用了双冒号,因此如果使用了 display 或者 width 等属性时使得显示脱离了原本元素后,建议按照标准双写。过于老的浏览器可能会存在支持问题,不过伪元素大多是配合 CSS3 使用,就无所谓向下兼容了:

CSS Code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1. img::after {}  

这两个伪类下特有的属性 content ,用于在 CSS 渲染中向元素逻辑上的头部或尾部添加内容。注意这些添加不会改变文档内容,不会出现在 DOM 中,不可复制,仅仅是在 CSS 渲染层加入。比较有用的是以下几个值:

[String] – 使用引号包括一段字符串,将会向元素内容中添加字符串。示例:

CSS Code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1. a:after { content: "↗"; }  

attr() – 调用当前元素的属性,可以方便的比如将图片的 Alt 提示文字或者链接的 Href 地址显示出来。示例:

CSS Code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1. a:after { content:"(" attr(href) ")"; }  

url() / uri() – 用于引用媒体文件。示例:

CSS Code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1. h1::before { content: url(logo.png); }  

counter() –  调用计数器,可以不使用列表元素实现序号功能。具体请参见 counter-increment 和 counter-reset 属性的用法。示例:

CSS Code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1. h2:before { countercounter-increment: chapter; content: "Chapter " counter(chapter) ". "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