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vw/vh介绍
在使用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vw和rem以及它们的作用,vw是css3出现的一个新单位,它是“view width”缩写,定义为把当前屏幕分成一百份,1vw即为屏幕的1%,与之对应的是vh,把高分成一百份,1vh即为屏幕高的1%,一般我们常用的vw单位来完成响应式开发
(2)rem介绍
rem是相对长度单位。相对于根元素(即html元素)font-size计算值的倍数,比如你html设置的字体为20px,那么页面中的1rem就相当于20px,举个例子: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title>
<style>
html,h1 {
font-size: 12px;
}
p {
font-size: 2rem;
}
</style>
</head>
<body>
<h1>我是h1中的文字</h1>
<p>我是p标签中的文字,是h1文字的两倍</p>
</body>
</html>
2、正文
(1)有了上面对这两个单位的了解,我们就可以通过换算来完成移动端的响应式布局处理,这里我们用iPhone6/7/8的手机为例,屏幕宽度为375px。
1vw = 3.75px
(2)好,现在我们想象下100px等于多少vw呢?这里需要计算一下。
100px = 26.6666666vw //因为是无限循环,这里取7位小数
(3)那么怎么把rem和vw联系起来呢?这里我们来写一个小案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height=device-height,initial-scale=1.0, minimum-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no">
<title></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style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html{
font-size: 26.6666666vw
}
p{
font-size: 0.2rem;
width: 2rem;
height: 1rem;
background: pink;
margin: 0 auto;
line-height: 1rem;
text-align: center;
}
</style>
</head>
<body>
<P>我是P标签中的文字</P>
</body>
</html>
上面的案例我们把html中的font-size设置为26.6666666vw,这代表着font-size=100px,然后结合rem的特性就实现了前端css响应式布局
总结:前端响应式布局有很多种,pc端的响应式框架也有很多,移动端的很多框架也自带响应式,这种方法我觉得也是比较好用的方法,html中的font-size大家可以随意设置,只是换算过来很麻烦,于是很多方法也就产生了,很多编辑器有自动换算的功能,比如我用的sublime编辑器,网上也有很多在线的网页在线转化,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使用心得,如有错误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