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 > CSS > 正文

应用before/after伪类时如何CSS命名以及针对ie6/ie7浏览器兼容

2024-07-11 08:49:25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一、诉说前言
before/after伪类相当于在元素内部插入两个额外的标签,其最适合也是最推荐的应用就是图形生成。在一些精致的UI实现上,可以简化HTML代码,提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国外这两个伪类应用相当的普及以及兴盛,不过貌似我们这边前端er们普遍缺乏使用这两个伪类的意识,要使用顶多也就是跟风的“清除浮动”应用。
我想,这可能受兼容性思维影响——IE6/7浏览器并不支持,还是等什么时候IE6/IE7换届下台的时候再说吧~~
虽然八尾九尾都是残体,并不影响十尾的成型。一粒老鼠屎掉进锅里,你就真让这一锅红烧肉毁了——把有翔的这部分给阿黄(中华田园犬)吃就可以了。
本文简单展示我在实际项目中,应用before/after伪类时候,如何CSS命名的,HTML有哪些处理,如何对付IE6, IE7浏览器的。

二、大致处理流程
1.CSS部分
类似这样子的命名:

复制代码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