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evance咨询公司的stuart halloway最近编写了一个关于“ruby vs. java之怪谈”的系列博客文章。这个系列文章的灵感,源自他最近从一个从零起步、没有先前约束的ruby项目转回一个成熟完备的java项目后的心得体会。在这个历时多日的项目过程中,halloway对以下几个“误区”进行了探索:
误区之一:ruby适合小型项目,而java更适用于大型的、复杂的项目。
概括起来,halloway主张,对于小型项目来说,诸如未知因素一类的问题可能会使进度表大幅度改动,而如果找到一个成熟完善的代码库则可以使得开发人员几乎不用编写多少代码。在 java方面,这些因素是很大的一个优势,因为它背后有一个成熟强大的社区和一群非常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所支持。对于大型项目,halloway则称,诸如语言的生产效率之类的因素会比代码库更为紧要,这也把天平上优势的砝码放在了ruby一端。他指出,目前事实已经发生逆转,并解释说:
误区之二:ruby的某某特性使得代码难以维护
针对这个认识误区,halloway的结论是:如果使用得当,ruby的语言特性会使用其编写的代码更加易于维护。对于“易于维护的代码”的概念,他给出以下定义:
1. 理解应用程序或者模块的总体设计思路
2. 找到你所需要的代码
3. 阅读代码
4. 对代码进行变更
5. 检查变更是否正常运行
下面是两种语言的优势对比:
理解应用程序或者模块的总体设计思路:无一胜出
查看你所需要的代码:java胜出
由于ide的有效支持,java在这个方面胜出。
阅读代码:ruby胜出
结论:ruby代码更容易保持dry原则,因此更容易阅读。
对代码进行变更:ruby胜出
结论:在动态语言中进行代码变更更为容易。
检查变更是否正常运行:不相伯仲
ruby和java都提供了对单元测试、验收测试和持续集成等方面的良好支持。
误区之三:ruby太难了
有些人,比如cedric beust主张说,对于普通开发人员ruby的难度太大。halloway反驳到,总的来说,编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有些丛书以“21天学会编程”的旗号为噱头,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使用java和ruby编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主张说:
误区之四:要抄袭rails的创意很容易
halloway提出,这个误区需要慎重看待,因为它说的确实有一部分是真的。rails的许多创意是可以被抄袭到其它任何语言上去的。但是,对于这个观点的反驳也存在:
误区之五: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
最后是系列文章的总结陈词:作为一门语言,ruby胜出;但作为一个平台,java胜出——
为了让这样的和谐氛围得以延续,halloway对应当采取的行动给出了以下建议:为jruby项目贡献代码,并在今后的java应用中使用rake而不是ant来管理。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