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socket api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对象接口进行网络编程。本文用一个简单的tcp echo server做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java完成一个网络服务器。
用作例子的tcp echo server是按以下方式工作的:
当一个客户端通过tcp连接到服务器后,客户端可以通过这个连接发送数据到服务端,而服务端接收到数据后会把这些数据用同一个tcp连接发送回客户端。服务端会一直保持这个连接直到客户端关闭它为止。
因为服务器需要能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我们先选用一个常见的多线程服务模型:
让一个thread负责监听服务端口,当有新的连接建立的时候,这个监听的thread会为这个连接创建一个新的thread来处理它。这样,服务器可以接受多个连接,并让多个thread来分别处理它们。
以下是相应的服务端程序:
public class echoserv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serversocket svr = new serversocket(7); while (true) { socket sock = svr.accept(); new thread(new echosession(sock)).start(); } } catch (ioexception ex) { throw new exceptionadapter(ex); } } } |
这段代码先创建了一个serversocket的对象并让其监听在tcp端口7上,然后在一个循环中用accept()方法接收新的连接,并创建处理这一连接的thread。实际处理每个客户端连接的逻辑包含在echosession这个类里面。
在以上代码中使用了exceptionadapter这个类,它的作用是把一个checked exception包装成runtimeexception。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考避免在java中使用checked exception 一文。
以下是echosession的代码:
public class echosession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echosession(socket s) { _sock = s; } public void run() { |
try { try { inputstream input = _sock.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 = _sock.getoutputstream(); byte [] buf = new byte [128]; while (true) { int count = input.read(buf); if (count == -1) break; output.write(buf, 0 , count); } } finally { _sock.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x) { throw new exceptionadapter(ex); } } protected socket _sock = null; } |
echosession接受一个socket对象作为构造参数,在其run()方法中,它不停的从这个socket对象的inputstream里面读数据并写回到该socket的outputstream中去,直到这个连接被客户端关闭为止(inputstream的read方法返回-1)。
echosession需要一个线程来执行,这容易让人联想到用thread来作为echosession的父类。不过,这样做不够灵活,开销也比较大。而选择让echosession实现runnable接口就灵活得多。在接下来的使用thread pool的echo server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以上已经是一个完整的tcp echo server,不过随着客户不停的连接和断开,这个服务器会不停的产生和消除线程,而这两个都是比较‘昂贵’的操作。为了避免这种消耗,可以考虑采用thread pool的机制。
使用在一个简单的thread缓冲池的实现一文中thread pool的实现,可以对echoserver作如下修改(echosession无需做修改):
public class echoserv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serversocket svr = new serversocket(7); |
// 初始化thread pool syncqueue queue = new syncqueue(10); for (int i = 0; i < 10; i ++) { new thread(new worker(queue)).start(); } while (true) { socket sock = svr.accept(); // 把任务放入thread pool queue.put(new echosession(sock)); } } catch (ioexception ex) { throw new exceptionadapter(ex); } } } |
这里可以看出让echosession实现runnable接口的灵活性,无需修改它就可以在thread pool里使用。
在这个例子里使用的thread pool比较简单,没有动态调整thread数量的功能,所以这个echo server最多只能同时服务10个客户端。然而通过重载syncqueue,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加入这个功能以突破这个限制。
在对网络服务器的性能以及并发度要求很高的时候,让每个客户端由一个专门的thread来处理有可能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想象一下同时有数千个客户端的情况)。这时可以考虑使用java的nio api来构建服务器架构,因为nio中io操作都是非阻塞的,我们只需要很少的thread就可以充分地利用cpu来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关于nio的话题,在这篇文章就不再赘述,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讨论。 :)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