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微信 > 正文

微信小程序实现语音识别转文字功能及遇到的坑

2024-07-22 01:17:49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最近为小程序增加语音识别转文字的功能,坑路不断,特此记录。

微信开发者工具

开发者工具上的录音文件与移动端格式不同,暂时只可在工具上进行播放调试,无法直接播放或者在客户端上播放

debug的时候发现,工具上录音的路径是http://tmp/xxx.mp3,客户端上录音是wxfile://xxx.mp3。 忽悠呢,不是格式不同,是映射路径不同。

其实做个兼容也不难,每次提示一行文字,很丑。

采样率与编码码率限制

每种采样率有对应的编码码率范围有效值,设置不合法的采样率或编码码率会导致录音失败。详细看这个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api/media/recorder/RecorderManager.start.html

一开始没有留意,导致录音不成功。

试过几次后,采用这样的配置,感觉录音识别率和体积之间比较好平衡:

sampleRate: 16000, //采样率numberOfChannels: 1, //录音通道数encodeBitRate: 96000, //编码码率

单通道基本是必选的。因为asr只支持单通道。frameSize也是可以的,但是要考虑截断对识别的影响。暂时没有用上。

录音优化

因为可能误按,于是对小于500ms的录音直接忽略。
另外,松开录音按键后,再延迟一点时间才真正stop录音。

录音文件格式

微信录音文件支持mp3和aac。这2种格式文件都比较小,aac文件体积更小。这对上传来说是件好事情,速度更快。
但是对语音识别转文字就不友好了。因为百度、阿里云ASR、讯飞的语音转文字接口都不支持aac和mp3,通常要求是pcm或者wav格式。

如果微信录音能提供wav格式,那么就不用服务器做格式转换了,但是wav格式体积是mp3、aac的5到10倍,至少短期是没戏了,这也是很多人吐槽的地方。

服务器转换录音文件格式

可以用java第三方库转换,也可以用Process调用ffmpeg转换。要注意的是,根据识别API的要求来做转换。比如阿里云asr的要求是:

支持音频编码格式:pcm(无压缩的pcm文件或wav文件)、opus,16bit采样位数的单声道(mono);
支持音频采样率:8000Hz、16000Hz;

java ProcessBuilder要使用数组传参

转换音视频,习惯用ffmpeg。安装完ffmpeg之后,用java新建进程调用。

Process = new ProcessBuilder("ffmpeg -i in.mp3 out.wav").start();

一直提示CreateProcess error。 后来看文档才发现,要以数组的形式传入参数。

Process = new ProcessBuilder("ffmpeg", "-y", "-i", "in.mp3", "out.wav").start();

这样就启动成功了。

关于java启动进程,不是本文重点,以后再写篇文章总结。

阿里云asr sdk使用问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