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微信 > 正文

微信成语小超人第15关答案_微信小程序成语小超人第15关答案

2024-07-22 01:38:56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微信成语小超人第15关答案_微信小程序成语小超人第15关答案,成语小超人 微信成语小超人 微信成语小超人答案 微信成语小超人第15关的相关资源如下:

微信成语小超人第15关答案_微信小程序成语小超人第15关答案

答案: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典故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近义词

人命危浅、行将就木

反义词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英文翻译

have no hope of recove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举例: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肓,不能读作“mán”。

成语辨形:肓,不能写作“盲”。

成语辨析:病入膏肓和“不可救药”;都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但病入膏肓偏重在“病”;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不可救药”偏重在“救”、“药”;比喻毛病很重;无法挽救;而且适用范围比病入膏肓广。

成语谜面:最重的病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与 “病入膏肓” 相关的成语病入膏肓 病在膏肓 病染膏肓 深入膏肓 病入骨髓 病入骨 膏肓之疾 泉石膏肓 病从口入 病由口入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不堪入耳 不堪入目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长驱直入 超凡入圣 乘虚而入 出神入化 出生入死 单刀直入 刀枪入库 登堂入室 焚膏继晷 膏粱子弟 格格不入 酣然入梦 恨入骨髓 恨之入骨 虎入羊群 渐入佳境 久病成医 量入为出 民脂民膏 泥牛入海 贫病交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