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 > 主板 > 正文

通过主板供电判断主板做工

2020-06-20 11:49:35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我们经常听专业人士说,这个主板做工好够稳定,那个主板做工差,不要买。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主板是否属于做工好呢?我们今天就从主板供电部分工艺来说说如何判定主板做工是否属于优秀稳定。

 

  CPU、内存、显卡这三大配件直接决定了整机的性能表现,我们所购买的主板是否能够为这三大配件提供充足稳定的供电环境,也就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CPU的供电电路通常是由电容、电感线圈、场效应管(MOSFET管)这三大部分所组成。除了能够为CPU提供更加纯净稳定的电流之外,还起到了降压限流的作用,以此来保证CPU的正常工作。

 

  现在最常见的组合方案是由N颗电容 1个电感线圈 N个场效应管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相供电电路(图1),这样的组成通常会在CPU供电部分出现2~4次,也就因此出现了两相供电、三相供电甚至是四相供电。

  由于现在主流CPU的功耗过高,所以CPU供电电路采用多相供电是降低主板内阻及发热量的有效途径,少数主板甚至在场效应管上安装散热片,也是为了保证CPU供电电路的稳定运行。虽然三相或两相电源并不完全决定CPU供电电路的好坏(比如说华硕主板很多都采用了两相电源),但对于大多数二三线主板厂商的产品来说,三相确实要比两相电源优秀了许多。

 

  在单相供电电路中,电容和电感线圈的规格越高以及场效应管的数量越多,就代表了供电电路的品质越好。一般情况下,日系的SANY(三洋)、Rubycon(红宝石)、KZG电容比较优秀,台系的TAICON、OST、TEAPO、CAPXON等品牌的电容也可以考虑。少数高端的超频版主板还会采用化学稳定性极好的固态电容,彻底杜绝了电容爆浆现象的发生。

  至于电感线圈的辨别也颇为困难,有些主板采用的线圈线径很细,绕组很多的电感线圈。有些则采用了绕线圈数较少,线径很粗的线圈。

  线径很粗的线圈采用的是高导磁率、不易饱和的新型磁芯,所以不需要很多的绕线圈数就可以得到足够的磁通量,因此也被越来越多的主板生产商所采用。少数高端的超频版主板还会选用屏蔽式电感线圈,其性能也更加优秀。

  相对于CPU供电电路来说,主板上的内存供电部分是很轻易被消费者所忽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少数主板会在这个环节出现严重的做工缩水。通常情况下,内存的供电电路也是由电容、电感线圈、场效应管这三大部分所组成。根据内存插槽数量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组合方案。现在主流的DDR内存需要两种不同的电压供给,分别为2.5V的核心电压和3.3V的输入输出(I/O)电压。从理论上来讲,内存的供电也就需要两部分进行供电。

  内存供电部分通常被设计在内存插槽的四周,假如是四条内存插槽的主板,通常会通过主板进行供电。主板上存在着2.5V和3.3V这两组供电电路,每组的供电电路最好使用电容 电感线圈 场效应管的组合来保证稳定。缩水主板会相应的省略掉电感线圈,只保留场效应管进行供电。假如是两条内存插槽的主板,有时还会采用主板和电源同时供电的设计方案。2.5V的供电电路在主板上予以保留,3.3V的供电电路则改为电源提供。这样的设计方案对电源提出了更高要求,搭配质量稍差的电源就会出现内存供电不足的现象。

 

  当然内存供电电路并非不能采用电源提供,非凡是采用两条内存插槽的主板,这样的设计方案非常普遍。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而且在设计上更加简单方便,产品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并不高。但是假如这样的电路设计应用在四条内存插槽的主板上,在正常运行时就很有可能出现内存供电不足的问题。即使在装机时并没发现问题,也可能在日后出现各种各样的稳定性问题。

 

  显卡的供电部分通常被设计在显卡插槽的上方或下方,由于AGP和PCI-E显卡同时存在于市场上,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也同时存在。与内存的供电设计方案相同,显卡也存在主板供电和电源供电这两种设计方案。低端主板一般都会采用场效应管直接供电,直接省略掉电感线圈这个组成部分。

  对于低端AGP显卡来说,这样的设计方案还是可行的。但对于高端AGP显卡,尤其是那些不具备外置电源接口的高端AGP显卡来说,这样的设计方案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少数AGP主板在搭载高端显卡后无法稳定运行,甚至出现首次开机无法进入操作系统,必须重新启动一次才能进入到系统之中,很大程度上就是AGP显卡插槽的供电不足所造成的。

 

  至于PCI-E显卡插槽,也存在着同样的设计标准。由于PCI-E显卡对主板的供电要求更加严格,所以主板是否缩水也成为了非凡需要关注的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场效应管的运行温度来判定主板供电的稳定性,CPU、内存、显卡这三大配件的供电效果都可以通过场效应管的工作温度来判定。假如温度已经烫手,就说明了单一场效应管需要承担的负荷过多,主板的做工自然就无法合格。

 

  当然假如考虑到静电的这个因素,在电脑运行时去触碰主板上的场效应管是相当危险的事情。我们可以使用玻璃温度计进行测量,假如温度超过了75℃以上,就要考虑为场效应管进行专门散热了。安装散热片甚至是散热风扇,应该就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