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visual studio在服务器/客户机领域比其竞争对手作的要好,但是它却难以提
供新一代工具应该提供的功能。支持了这个工具在竞争中的领导地位的只是
microsoft庞大的市场分额以及visual studio广大的用户群,而不是领先的技术。
即将发布的vs.net是microsoft新的应用开发策略的基石,并且担负着未来5年维持
microsoft在应用开发领域优势的重担。在这里,我们要讨论一下vs.net中的一些
新功能,看看它如何和竞争对手竞争。
vs.net的未来:重点是.net
虽然vs.net继续支持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但是其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net架
构。这种新的架构由三个主要的核心组成:通用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一组类库,以及active server pages 的扩展:asp.net。
vs.net 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发语言,编译器,调试器,向导,组件以及gui工具等
等支持.net架构。很多vs.net最显著的新特性都是专门面向.net架构的,比如:
visual basic 将成为纯面向对象的,包括了继承,封装,重载,多态等特性。另
外,vb将支持“自由线程化(free threading)”模型,以前的vb则只能使用受到限
制的“单元线程化(partment threading)”模型。同时vb使用了更加健壮的异常处
理结构。
visual c++ 将增加一些对.net架构的支持功能,包括属性化的c++编程以及可管理
的扩展(比如,对c++语言属性进行扩展使之特别支持.net架构管理代码)
vs.net则将增加一种.net的原生语言——c#,这种语言算的上是对vb的易用性和
c++的强大功能的一个折中,但是其限制就是你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这个新的
语言。
web窗体设计攻击以及扩展的asp.net结构将提供对xml的全面支持,同时也将支持
html以及其它的以internet为核心的跨语言用户界面技术。比如,asp.net将全面
支持可编译语言,比如c#以及visual basic,以替代老的解释性的vbscript模型。
多语言支持则是vs.net以及.net架构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所有vs.net的核心语言甚
至包括第三方的编译器都支持.net架构的clr。这种类似于虚拟机的技术承诺将简
化在应用开发中使用多种开发语言的集成问题。
web服务在vs.net的任务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microsoft在发布vs.net的过程中所
面临的最多的挑战就是如何简化应用开发中不断增长的复杂度。vs.net的很多重点
都在于将web服务开发的细节问题抽象化,并且隐藏新的协议的细节问题,比如新
的“简单对象操作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web服务描
述语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wsdl)”;“通用描述,发现及集
成(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uddi)”当然还包括
xml。
vs.net 将包含一些向导或者框架一类的东西,使开发人员可以更加容易的迁移到
web服务开发模式上。
vs.net:更好的工作台?
我们相信microsoft的目的是将vs.net塑造成为在.net开发中占统治地位的开发环
境,其中不仅包括microsoft自己的核心语言,也包括第三方产品。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microsoft特别为vs.net的ide设计了开放式的结构,并且通过合作伙伴计
划,鼓励第三方厂商将其工具结合到vs.net的ide中。
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开发商宣布了对vs.net的支持,并且将发布附加工具产品,比
如针对cobol, perl, 以及其它语言的编译器,以及建模工具和源代码控制工具。
有些老的vs工具则不能得到完全的支持了。
其实vs.net的主要竞争者并不是其它的win32 服务器/客户机应用开发工具。这场
战争已经过去而且microsoft已经获得了胜利:visual studio 6.0事实上已经成为
了传统win32/com开发的标准工具,多数其它的工具都被排挤到了较小的封闭领
域,比如borland delphi, sybase powerbuilder, 以及 centura team developer
等。
vs.net的真正竞争对手是以java为基础的应用开发工具,这些工具来自ibm,sun,
webgain, oracle, 以及 borland。microsoft的意图是使用vs.net来把其市场从
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和internet应用开发市场扩展到企业级以及电子商务开发市
场。
.net同时关注作为用户支持的开发者。在软件就是服务以及web服务的认识前提
下,vs.net将从一个相对独立,类似于工作台的胖客户端演变成为有效依靠网络服
务的中心。开发者首先可以期待的是msdn和uddi注册集成,以后还会和测试服务等
进行集成,使vs.net不仅仅是.net开发环境,同时也是.net服务的消费者。
vs.net的优势和不足
我们相信对于开发者来说,vs.net仍然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确为新的开发策略提供
了大量的功能和技术支持,比如web服务,xml,以及跨平台代码。这些新的技术将
是未来直到2006年支持microsoft应用开发核心的必要因素。
然而,visuabl stuido毕竟已经有两年没有更新了。不管怎么说,大量的新特性使
得vs.net成为一个全新的产品。新的功能对开发人员来说总是会造成一些断续,比
如,新的面向对象的特性就与visual studio 6.0中的有很大差别。虽然vs.net提
供了转换旧的visual basic工程的程序,但是真正能全自动,无手工干预的转换是
凤毛麟角。vs.net将不支持某种向后兼容的运行模式,不能无改变的运行旧的工
程。
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预计到2005年microsoft和java平台将用于至少75%的新型电
子商务应用开发领域。而且,上述两个平台所获得的市场分额将是大致相等的,无
论是谁都无法取得超过10%的市场分额优势。
对于microsoft应用开发阵营,问题是何时而不是是否迁移到vs.net。这个产品和
visual studio 6.0之间存在巨大的断续,很多开发者在这个迁移中要花些精力进
行新的学习;不过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因为microsoft将一直将vs.net作为其应用
开发策略的核心至少到2005年。vs.net的beta版本已经可以从microsoft的web站点
下载了。microsoft已经宣布将在2001年发布正式的版本,我们相信最早这个正式
版本也要等到2001年2季度末。(said by masa: the vs.net will be released in
nov this year)
在2001年的一月,microsoft宣布了面向.net的java使用者迁移方法(jump to
.net),这是一组独立开发的技术和服务,可以在.net平台上支持java语言项目。
jump to .net 包含了四个主要的部分:
* 使java语法支持.net架构类的工具
* 自动将java源代码转换为c#的工具
* 使java应用程序经过固定的修改可以在.net架构上运行的工具
* 一个用于加速转换过程的付费顾问服务
microsoft的对类java语言的支持,对于以前有java经验,又想转移到.net架构的
开发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如果你真想迁移到.net,这些手段终究只是最
终迁移到c#的一个过度。对类java语言的支持对于那些必须同时支持java和.net的
企业也是具有潜在的诱惑力的。然而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架构上的断续仍然是最主
要的问题。
我们鼓励企业通过.net去继续探索新的java特性,但是要特别小心,而且最好还是
注意迁移到c#或者是其它原生.net语言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用microsoft平台 的全部特性。对于那些接受了java作为主要开发策略的企业,还是去寻找一个sun
认证的java平台为最好,至少到2004年,这样的平台都是最能发挥java威力的。
统一的开发环境
vs.net将为以microsoft技术为中心的应用开发提供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vs.net
将支持传统的com/com+应用开发,不过它更主要的是瞄准新的.net架构以及web服
务模型。因此,microsoft特别将vs.net的基础结构设计为开放的,以吸引第三方
工具加入。visual studio 6.0实际上是一些相互不同的开发工具的组合,包括
vb,vc,vj,visual interdev等,而实际上大家可以共享的组件寥寥无几,而vs.
net则将是第一种完全集成的开发环境,并且是visual studio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拥
抱企业以及跨语言应用开发的版本。
vs.net的竞争策略包括:
* 巨大的市场分额以及用户基础
* 强大的组件共享和服务共享
* 全面支持.net架构以及web服务开发
* 丰富的支持
vs.net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对开发者在开发上的巨大断续和跨越。因此对于企业来
说,在考虑vs.net的时候,要同时全面充分的考虑microsoft的技术,中间件,操
作系统等多种因素,再决定自己的应用开发策略。当你有跨平台的部署需要或者是
与使用其它平台的合作伙伴合作的时候,更要多加考虑。
visual studio 6.0 在microsoft开发技术市场上是一个事实上的标准,而vs.net
则将进一步巩固其地位,同时vs.net也为那些小的第三方供应商提供了一个机会分
享microsoft的巨大分额。更重要的是,visual studio以及其相关技术,比如
c#,.net架构以及web服务等,填补了旧的面向com的工具与新的面向下一代技术的
竞争者之间一个空白。
由于vs.net的巨大技术改变,在新技术上采取比较保守或者中庸态度的公司在2002
年一季度前不用考虑完全迁移到vs.net,而在技术上比较激进的公司则应该从现在
就开始研究vs.net的功能,因为beta版本已经发布了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