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物 > 正文

“火星叔叔”郑永春:好的科普不是居高临下,而是春风化雨

2020-12-03 19:56:39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当技术发展至“转折点”,给人类社会、内容行业带来的究竟是危机,还是创造出危机下的新解决方案?平台如何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成为让用户值得信赖的内容获取渠道,帮助心怀好奇渴望看到更广阔世界的用户打开眼界?

12月3日,2020腾讯ConTech大会揭开谜底,邀请近30位行业顶尖大咖,解析各领域最前沿的时代信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腾讯新闻知识官郑永春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他从专业研究人员的视角出发,深入介绍了科普内容创作的独家心得。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12月2日,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和月面自动采样封装工作。在大会现场,郑永春分享了一张图片,这是嫦娥五号发射当天,他在海南文昌的酒店阳台上录制科普视频的场景。

借此,郑永春希望传递一个观念,科学家并非总在仰望星空,科学看似远离生活,其实与每一个人都有关联。科普则是一座连接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而科普内容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非常朴素的方式,因为知识本身已经足够迷人。

从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探月工程,到今年嫦娥五号发射,经历了整整十六年时间。在郑永春眼里,科普创作与探月工程有许多相似点,例如,它们同样需要长期的热爱与坚持。结合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个阶段,郑永春分享了他的科普创作历程与感悟。

一、探索路: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在执行绕月探测任务时,嫦娥一号经历了发射、入轨和探测等环节,这是一个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的过程。其实科普创作也是如此,需要线上线下的结合,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

成为腾讯新闻知识官后,郑永春持续在线上发表科普内容(知识“弹药”),写过500字的短内容,发过上千字的长文章,拍过几分钟的短视频,也做过直播和出题官。短短四个月时间里,仿佛经历了星箭分离、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刹车、进入绕月轨道等全过程。在线上做科普,的确要通过与平台的不断磨合,最后步入正轨。

线上之外,线下的探索同样重要。过去几年里,郑永春坚持去中小学、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做科普讲座,跟青少年面对面交流。这几天,很多朋友被丁真纯真清澈的目光所吸引,其实,很多孩子在听郑永春讲太空故事时,眼睛也是发光的,就像丁真一样。不过,中国太大了,需要线上传播来拓展知识传播的边界,延伸时间和空间上的覆盖面。

二、方法论:好选题不是自问自答,好科普需要春风化雨

无论是探月还是科普,关键还是要落实。在选题方面,好的选题不是自问自答,而是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以“火星百问”系列短视频为例,其中80%的选题来源于用户的提问。所以,好的科普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育别人,而是平等交流,春风化雨。

例如,用户想知道火星上是不是真发现了啤酒瓶?谁在火星上喝啤酒?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些问题有些看起来很简单,有些看起来千奇百怪,但其实就是好的选题或者说切入点。

其次,做原创的科普,不能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每一次科普都应该基于长期的专业积累。就像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每一次都有新发现,每一次都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程度。同样的道理,许多科普内容,看着只有几分钟,但是没有长期的积累,这几分钟也是很难完成的。

最后,中国的探月工程从零起步,如今实现了在某些方面的领先。科普创作也要追求这样的创新,在过去的几年里面,从纸媒、博客、问答到富媒体,技术载体不断进步,做科普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媒介的变化,尝试不同的科普方式。

三、谈初心:用户信赖、社会需要、国家有用

本次嫦娥五号是探月的最后一步——采样返回,这件事情的难度很高,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是很难的,在月球上发射火箭肯定会更难。借助“回”这个点,郑永春谈及自己做科普的初心。

曾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去做科普?”原因其实很简单——自己能做、社会需要、国家有用。做科普能让更多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成为参与国家科技进步的积极力量。所以,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动力,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还要成为用户信赖的专业人士。

在科普这条路上,郑永春结识了各类学科的知识官,例如张文宏、王立铭、史军等。每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但他们在这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最后,郑永春总结道,探月工程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绕落回”的阶段步入尾声,“探登驻”的三步已经在路上。不管是探月工程还是知识创作,都未来可期。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