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 > PHP > 正文

用定制的PHP应用程序来获取Web服务器的状态信息

2024-05-04 22:16:20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大多数网站托管(Web hosting)公司都支持客户对Web站点统计数据的访问,但是你往往会觉得服务器所产生的状态信息不够全面。例如,配置不正确的Web服务器不能识别某些文件类型,这些类型的文件就不会出现在状态信息之中。幸好,你可以用PHP来定制状态信息收集程序,这样你就可以获取你所需要的信息了。


公共日志文件格式(Common Logfile Format,CLF)的结构

 
CLF最初是NCSA为HTTPd(全球网服务器软件)而设计的。CERN HTTPd是一个由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维护的公共域Web服务器。W3C网站列出了该日志文件规范。基于微软和UNIX的Web服务器都可以生成CLF格式的日志文件。CLF格式如下:
Host IdentAuthuserTime_Stamp "request" Status_codeFile_size

例如:
21.53.48.83 - - [22/Apr/2002:22:19:12 -0500] "GET /cnet.gif HTTP/1.0" 200 8237

下面是日志条目的细目分类:

Host是网站访问者的IP地址或者DNS名;在上面的例子中,它是21.53.48.83。
Ident是该访客的远端身份(RFC 931)。破折号表明“未指定”。
Authuser是用户ID(如果Web服务器已经验证了验证网站访问者的身份的话)。
Time_Stam是服务器以“日/月/年”这种格式返回的时间。
Request是网站访问者的HTTP请求,例如GET或者POST。
Status_Code是服务器所返回的状态代码,例如:200代表“正确——浏览器请求成功”。
File_Size是用户所请求文件的大小。在本例中,它为 8237字节。


服务器状态代码

 
你可以在HTTP标准中找到W3C所开发的服务器状态代码规范。这些由服务器所产生的状态代码表示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成功与否。这些代码一般传递给浏览器(例如非常有名的404错误“页面没有找到“)或者添加到服务器日志中去。


收集数据

创建我们的自定义应用程序的第一步就是获取用户数据。每当用户选择网站的某个资源时,我们就希望创建一个对应的日志条目。幸好,服务器变量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查询用户浏览器并获取数据。

报头中的服务器变量携带了从浏览器传递到服务器的信息。REMOTE_ADDR就是一个服务器变量的例子。这个变量返回了用户的IP地址:
例子输出:27.234.125.222

下面的PHP代码将显示出当前用户的IP地址:
<?php echo $_SERVER['REMOTE_ADDR']; ?>

让我们看看我们的PHP应用程序的代码。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我们想跟踪的网站资源并指定文件大小:
//获取我们想记录的文件名称
$fileName="cnet-banner.gif";
$fileSize="92292";

你无需把这些值保存到静态变量中去。如果你要跟踪许多条目,那么你可以把它们保存到数组或者数据库中去。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希望通过一个外部链接来找到每个条目,如下所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