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实例讲述了ThinkPHP静态缓存简单配置和使用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根据ThinkPHP官方手册:ThinkPHP内置了静态缓存类,通过静态缓存规则定义来实现了可配置的静态缓存。
启用静态缓存:
ThinkPHP官方手册写道
要使用静态缓存功能,需要开启HTML_CACHE_ON 参数,并且在项目配置目录下面增加静态缓存规则文件 htmls.php,两者缺一不可。否则静态缓存不会生效。
在配置文件Conf/config.php的array()中加上:
'HTML_CACHE_ON' => true,//开启静态缓存'HTML_PATH' => '__APP__/html',//静态缓存文件目录,HTML_PATH可任意设置,此处设为当前项目下新建的html目录
静态规则定义:
ThinkPHP官方手册写道
静态规则的定义有三种方式:
Return Array('ActionName'=>array('静态规则','静态缓存有效期','附加规则'), //第一种'ModuleName:ActionName'=>array('静态规则','静态缓存有效期','附加规则'),//第二种'*'=>array('静态规则','静态缓存有效期','附加规则'),//第三种…更多操作的静态规则)
第一种是定义全局的操作静态规则,例如定义所有的read操作的静态规则为:
'read'=>array('{id}','60')
其中,{id} 表示取$_GET['id'] 为静态缓存文件名,第二个参数表示缓存60秒。
第二种是定义某个模块的操作的静态规则,例如,我们需要定义Blog模块的read操作进行静态缓存
'Blog:read'=>array('{id}',-1)
第三种方式是定义全局的静态缓存规则,这个属于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任何模块的操作都适用,例如
'*'=>array('{$_SERVER.REQUEST_URI|md5}')//根据当前的URL进行缓存。
我这里在静态缓存规则文件 htmls.php中写:
<?phpreturn array('getHtml' => array('{:action}', -1),//-1表示永久缓存);?>
上面的静态缓存规则表示定义所有的getHtml操作的静态规则为:
'getHtml'=>array('{:action}',-1)
{:action}表示当前操作名为静态缓存文件名。
同样在/Lib/Action/IndexAction.class.php文件中写:
<?phpclass IndexAction extends Action{ //在当前项目的html目录下生成getHtml.shtml public function getHtml() {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this->assign('title', '生成html文件'); $this->assign('info', '生成html文件'); $this->display(); }}?>
在/Tpl/default/index/getHtml.html中写: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 Transitional//EN"><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h2>{$info}</h2> </body></html>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