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 > PHP > 正文

PHP实现排序堆排序(Heap Sort)算法

2024-05-04 22:44:19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算法引进:

在这里我直接引用《大话数据结构》里面的开头:

在前面讲到 简单选择排序 ,它在待排序的 n 个记录中选择一个最小的记录需要比较 n - 1 次,本来这也可以理解,查找第一个数据需要比较这么多次是正常的,否则如何知道他是最小的记录。

可惜的是,这样的操作并没有把每一趟的比较结果保存下来,在后一趟的比较重,有许多比较在前一趟已经做过了,但由于前一趟排序时未保存这些比较结果,所以后一趟排序时又重复执行了这些比较操作,因而记录的比较次数较多。

如果可以做到每次在选择到最小记录的同时,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其他记录做出相应的调整,那样排序的总体效率就会非常高了。而堆排序,就是对简单选择排序进行的一种改进,这种改进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基本思想:

在介绍堆排序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堆:

《大话数据结构》里的定义:堆 是具有下列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节点的值,成为大顶堆(大根堆);或者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节点的值,成为小顶堆(小根堆)。

当时我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对有“堆是否是完全二叉树”有过疑问,网上也有说不是完全二叉树的,但是无论堆是不是完全二叉树,尚且保留意见。我们只要知道,在这里我们采用完全二叉树形式的大根堆(小跟堆),主要是为了方便存储和计算(后面我们会看到带来的便利)。

堆排序算法:

堆排序就是利用堆(假设利用大根堆)进行排序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序列构造成一个大根堆。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将它移走(其实就是将其与堆数组的末尾元素交换,此时末尾元素就是最大值),然后将剩余的 n - 1 个序列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就会得到 n 个元素中的次小的值。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大根堆排序算法的基本操作:

①建堆,建堆是不断调整堆的过程,从 len/2 处开始调整,一直到第一个节点,此处 len 是堆中元素的个数。建堆的过程是线性的过程,从 len/2 到 0 处一直调用调整堆的过程,相当于 o(h1) + o(h2) …+ o(hlen/2) 其中 h 表示节点的深度, len/2 表示节点的个数,这是一个求和的过程,结果是线性的 O(n)。

②调整堆:调整堆在构建堆的过程中会用到,而且在堆排序过程中也会用到。利用的思想是比较节点i和它的孩子节点 left(i) , right(i),选出三者最大(或者最小)者,如果最大(小)值不是节点i而是它的一个孩子节点,那边交互节点i和该节点,然后再调用调整堆过程,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调整堆的过程时间复杂度与堆的深度有关系,是 lgn 的操作,因为是沿着深度方向进行调整的。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