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 > JavaScript > 正文

Javascript中的delete介绍

2024-05-06 14:21:16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段代码,要注意的是,以下代码不要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如FireBug、Chrome Developer tool)中运行,原因后面会说明:

  为什么我们可以删除对象的属性:
代码如下:
var o = { x: 1 };
delete o.x; // true
o.x; // undefined  

但不以删除像这样声明的变量:
代码如下:
var x = 1;
delete x; // false
x; // 1

也不能删除像这样定义的函数:
代码如下:
function x(){}
delete x; // false
typeof x; // "function"

注意:当delete操作符返回true时表示可以删除,返回false表示不能删除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掌握像变量实例化和属性特性这样的概念--遗憾的是这些内容在一些javascript的书中很少讲到。理解它们并不难,如果你不在乎它们为什么这么运行,你可以随意的跳过这一部分。

二、代码类型

  在ECMAScript中有三种类型的可执行代码:Global code(全局代码)、Function code(函数代码)和 Eval code(放在Eval中执行的代码)。
代码如下:
var x=1;//Global code
function test(){
var y=2;//Function Code
eval("var z=3");//Eval Code in Function
}
eval("function evalTest(){}");//Eval Code in Global


三、执行上下文

  当ECMAScript 代码执行时,它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运行,执行上下文是一个有点抽象的实体,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作用域和变量实例化如何工作的。对于三种类型的可执行代码,每个都有执行的上下文。当一个函数执行时,可以说控制进入到函数代码(Function code)的执行上下文。全局代码执行时,进入到全局代码(Global code)的执行上下文。

  正如你所见,执行上下文逻辑上来自一个栈。首先可能是有自己作用域的全局代码,代码中可能调用一个函数,它有自己的作用域,函数可以调用另外一个函数,等等。即使函数递归地调用它自身,每一次调用都进入一个新的执行上下文。

四、Activation object(激活对象)/Variable object(变量对象)

  每一个执行上下文在其内部都有一个Variable Object。与执行上下文类似,Variable object是一个抽象的实体,用来描述变量实例化的机制。有趣的是在代码中声明的变量和函数实际上被当作这个变量对象的属性被添加。

  当进入全局代码的执行上下文时,一个全局对象用作变量对象。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全局范围中声明的变量或者函数变成了全局对象的属性。
代码如下:
/* remember that `this` refers to global object when in global scope */
var GLOBAL_OBJECT = this;

var foo = 1;
GLOBAL_OBJECT.foo; // 1
foo === GLOBAL_OBJECT.foo; // true

function bar(){}
typeof GLOBAL_OBJECT.bar; // "functio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