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是一种异步编程的实现方式,本质上是程序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通信,DOM支持大量的事件;
本文通过这几点向大家详细解析事件处理的基本原理:事件类型、事件目标、事件处理程序、事件对象、事件传播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Event对象;
一、事件类型(event type):是一个用来说明发生了什么类型事件的全小写的字符串,如‘mouseover'
传统事件类型:表单事件,Window事件,鼠标事件,键盘事件,DOM事件, HTML5事件,触摸屏和移动设备事件等
二、事件目标(event target):触发事件的对象
三、事件处理程序(或事件监听程序)(event listener):处理或响应事件的函数。当某对象触发某事件时,浏览器将自动调用在该对象上注册的函数;
注册事件处理程序(监听事件):
1.作为HTML属性注册(只会在冒泡阶段触发)如<table id="t" onclick="modifyText();">;而某些事件类型通常直接在浏览器上触发,而非任何特定文档元素上触发,把这些事件处理程序放在<body>标签上,但浏览器会在Window对象上注册它们,如<body onload="alert('Hello world!')">,这些事件有:
onafterprint onfocus ononline onresize onbeforeprint onhashchange
onpagehide onstorage onbeforeunload onload onpageshow onundo
onblur onmessage onpopstate onunload onerror onoffline onredo
作为HTML属性的事件的值是JS代码字符串,是处理函数的主体,不含{},注意:尽量不要在任何其他HTML标签上注册事件,它违反了HTML与JavaScript代码相分离的原则,倘若事件函数可能还没加载进来就点击了事件对象元素,这会导致错误;
2.作为DOM元素的属性来注册(只会在冒泡阶段触发),此时的事件处理程序属性的名字需加‘on'前缀,这种方式兼容所有浏览器,唯一的缺点是只能注册一个事件处理函数,如果定义两次onclick属性,后一次定义会覆盖前一次;如:window.onload = function(){...};
3.除了IE8及之前版本外的所有浏览器中,DOM的事件操作(监听和触发),都定义在EventTarget接口。Element节点、document节点和window对象,都部署了这个接口。此外,XMLHttpRequest、AudioNode、AudioContext等浏览器内置对象,也部署了这个接口。该接口有三个方法,addEventListener和removeEventListener用于绑定和移除监听函数,dispatchEvent用于触发事件;
addEventListener(type,listener,boolean)方法来注册listener,第三个参数设置事件的传播方式,通常使用默认值false,表示监听函数只在冒泡阶段(pupple)被触发,当设为true时,表示监听函数在捕获阶段(capture)触发;可以为同一对象上的同一类型事件注册任意多个listener,所有listener会按照注册顺序触发(注册重复的listener将会被浏览器忽略);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