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 > JavaScript > 正文

JavaScript数组方法总结分析

2024-05-06 14:58:43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由于最近都在freecodecamp上刷代码,运用了很多JavaScript数组的方法,因此做了一份关于JavaScript教程的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普通方法

1、join() 将数组元素连接在一起,并以字符串形式返回
参数:可选,指定元素之间的分隔符,没有参数则默认为逗号
返回值:字符串
对原数组的影响:无

2、reverse()将数组的元素顺序变成倒序返回
参数:无
返回值:数组
对原数组的影响:原数组被修改为倒序排列之后的数组

3、sort()对数组元素进行排序并返回
参数:可选,排序的方法函数,没有参数则默认按照字典顺序排序
返回值:排序后的数组
对原数组的影响:原数组被修改为排序之后的数组

4、concat()连接若干个数组
参数:若干个,可以是数组或者是元素,
返回值:连接后的新数组
对原数组的影响:无

5、slice()从数组中截下若干个元素,组成新的数组并返回
参数:两个数字,其中第二个可选,第一个参数表示开始截取的第一个元素的index值(截取时包含这个元素),如果第一个参数是负数,则指截取的元素从元素结尾开始算起(如:-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第二个参数的意义则是停止截取的元素的index值(截取时不包含这个字符),负值情况同第一个参数
返回值:截取的新数组
对原数组的影响:无

6、splice()从数组中替换、删除或插入元素并返回新数组
参数:若干个参数,其中第一个参数必需,其他为可选,第一个参数为操作的第一个index值,此时无第二个参数时,将删除第一个参数(包含第一个参数)的index值之后所有的元素,含有第二个参数时,第二个参数删除元素的个数,并返回这些元素组成的新数组;当第二个参数为0时,后面的参数会作为新的元素插入原数组,并返回一个空数组;当第二个参数不为0,且含有其他参数时,则进行替换操作,并返回替换之前那些原来元素组成的新数组
返回值:删除元素组成的新数组
对原数组的影响:会对原数组进行替换、删除、插入等操作

7、push()向数组的尾部添加元素并返回数组长度
参数:若干个,向数组尾部添加的元素
返回值:添加元素之后的数组的长度
对原数组的影响:原数组尾部被添加元素

8、pop()从数组尾部删除一个元素
参数:无
返回值:删除的元素
对原数组的影响:原数组尾部被删除一个元素

9、unshift()向数组的头部添加元素并返回数组长度
参数:若干个,向数组头部添加的元素
返回值:添加元素之后的数组的长度
对原数组的影响:原数头部被添加元素

10、shift()从数组头部删除一个元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