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Java语言中,提供了一套数据集合框架,其中定义了一些诸如List、Set等抽象数据类型,每个抽象数据类型的各个具体实现,底层又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ArrayList和LinkedList。
除此之外,Java对于数据集合的遍历,也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方式。开发人员必须要清楚的明白每一种遍历方式的特点、适用场合、以及在不同底层实现上的表现。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这一块内容。
数据元素是怎样在内存中存放的?
数据元素在内存中,主要有2种存储方式:
1、顺序存储,Random Access(Direct Access):
这种方式,相邻的数据元素存放于相邻的内存地址中,整块内存地址是连续的。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直接计算出内存地址,直接进行读取。读取一个特定位置元素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1)。正常来说,只有基于数组实现的集合,才有这种特性。Java中以ArrayList为代表。
2、链式存储,Sequential Access:
这种方式,每一个数据元素,在内存中都不要求处于相邻的位置,每个数据元素包含它下一个元素的内存地址。不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直接计算出内存地址,只能按顺序读取元素。读取一个特定位置元素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主要以链表为代表。
Java中以LinkedList为代表。
Java中提供的遍历方式有哪些?
1、传统的for循环遍历,基于计数器的:
遍历者自己在集合外部维护一个计数器,然后依次读取每一个位置的元素,当读取到最后一个元素后,停止。主要就是需要按元素的位置来读取元素。这也是最原始的集合遍历方法。
写法为: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list.get(i);}
2、迭代器遍历,Iterator:
Iterator本来是OO的一个设计模式,主要目的就是屏蔽不同数据集合的特点,统一遍历集合的接口。Java作为一个OO语言,自然也在Collections中支持了Iterator模式。
写法为:
Iterator iterator = list.iterator();while (iterator.hasNext()) {iterator.next();}
3、foreach循环遍历:
屏蔽了显式声明的Iterator和计数器。
优点:代码简洁,不易出错。
缺点:只能做简单的遍历,不能在遍历过程中操作(删除、替换)数据集合。
写法为:
for (ElementType element : list) {}
每个遍历方法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1、传统的for循环遍历,基于计数器的:
遍历者自己在集合外部维护一个计数器,然后依次读取每一个位置的元素,当读取到最后一个元素后,停止。主要就是需要按元素的位置来读取元素。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