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 > JavaScript > 正文

JS数组操作之增删改查的简单实现

2024-05-06 15:12:38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JS提供了很多方便操作数组的方法,本文所要分享的就是如何快速对数组进行增、删、改、查。

一、增

1、push()

可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把它们逐个添加至数组末尾,并返回修改后数组的长度。例如:

var arr = [];var len = arr.push(1);console.log(arr); // [1]console.log(len); // 1len = arr.push(2,3);console.log(arr); // [1,2,3]console.log(len); // 3

2、unshift()

该方法与push()类似,也可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只不过是将参数逐个添加至数组前端而已,同样返回新数组长度。咱们接着上面的例子:

var len = arr.unshift(0);console.log(arr); // [0, 1, 2, 3]console.log(len); // 4len = arr.unshift(-2,-1);console.log(arr);  // [-2, -1, 0, 1, 2, 3]console.log(len);  // 6

3、concat()

该方法与push()方法有点类似,同样是将元素添加至数组末尾,只不过这个数组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数组了,而是其副本,所以concat()操作数组后会返回一个新的数组。具体用法如下:

① 不传参数,返回当前数组副本

② 传递一或多个数组,则该方法会将这些数组中的每一项都添加到结果数组中

③ 传递非数组参数,这些参数就会被直接添加到结果数组的末尾

继续接着上面的栗子:

var arr1 = arr.concat(4,[5,6]);console.log(arr);  // [-2, -1, 0, 1, 2, 3]console.log(arr1);  // [-2, -1, 0, 1, 2, 3, 4, 5, 6]

例子中一目了然,原数组保持不变,新数组后面添加了4、5、6三个元素。

4、splice()

前面的三个方法都具有很大局限性,因为不是添加到数组前就是数组后,而splice()就不一样了,它非常灵活和强大。灵活是因为它可以添加元素到数组的任意位置,强大是因为它除了可以添加元素之外还具有删除和替换元素的功能(这个后面会陆续讲到)。

splice()可以向数组指定位置添加任意数量的元素,需要传入至少3个参数: 起始位置、0(要删除的元素个数)和要添加的元素。

依然接着上面的例子继续:

arr.splice(3,0,0.2,0.4,0.6,0.8);console.log(arr); // [-2, -1, 0, 0.2, 0.4, 0.6, 0.8, 1, 2, 3]

可以看出,splice()与push()和unshift()一样是直接在原数组上修改的。

二、删

1、pop()

与push()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构成后进先出的栈,该方法可从数组末尾删除最后一项并返回该项。

接着上例:

var item = arr.pop();console.log(item);  // 3console.log(arr);  // [-2, -1, 0, 0.2, 0.4, 0.6, 0.8, 1, 2]

2、shift()

与push()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构成先进先出的队列,该方法可删除数组第一项并返回该项。

继续接着上例:

var item = arr.shift();console.log(item); // -2console.log(arr); // [-1, 0, 0.2, 0.4, 0.6, 0.8, 1, 2]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