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 > JavaScript > 正文

详解vue+vuex+koa2开发环境搭建及示例开发

2024-05-06 15:22:31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使用koa框架搭建web服务,从而提供一些后端接口,供前端调用。

搭建这个环境的目的是: 前端工程师在跟后台工程师商定了接口但还未联调之前,涉及到向后端请求数据的功能能够走前端工程师自己搭建的http路径,而不是直接在前端写几个死数据。即,模拟后端接口。

当然在这整个过程(搭建环境 + 开发示例demo)中,涉及到以下几点知识点。

包括:

    koa2的知识点 node的知识点 跨域问题 fetch的使用 axios的使用 promise的涉及 vuex -> state、mutations、actions的使用

第一部分:环境搭建

vue + vuex环境

首先是vue + vue-router + vuex的环境。我们用vue-cli脚手架生成项目,会用vue的同学对这块应该很熟了。

// 全局安装脚手架工具npm i vue-vli -g// 验证脚手架工具安装成功与否vue --version// 构建项目vue init webpack 项目名// 测试vue项目是否运行成功npm run dev

因为脚手架生成的vue项目不包含vuex,所以再安装vuex。

// 安装vuexnpm i vuex --save

koa2环境

前端项目构建好了,就开始构建我们的后端服务。

首先在你的开发工具(不管是webstorm还是sublime)里新建一个目录,用来搭建基于koa的web服务。

在这里,我们不妨给这个目录起名为koa-demo。

然后执行:

// 进入目录cd koa-demo// 生成package.jsonnpm init -y// 安装以下依赖项npm i koanpm i koa-routernpm i koa-cors

安装好koa和两个中间件,环境就算搭建完成了。

第二部分:示例开发

搭建环境是为了使用,所以我们立马来写一个demo出来。

demo开发既是一个练习如何在开发环境中写代码的过程,反过来,也是一个验证环境搭建的对不对、好不好用的过程。

后端接口开发

本例中,后端我们只提供一个服务,就是给前端提供一个返回json数据的接口。代码中包含注释,所以直接上代码。

server.js文件

// server.js文件let Koa = require('koa');le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let cors = require('koa-cors');// 引入modejs的文件系统APIlet fs = require('fs');const app = new Koa();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提供一个/getJson接口router  .get('/getJson', async ctx => {    // 后端允许cors跨域请求    await cors();    // 返回给前端的数据    ctx.body = JSON.parse(fs.readFileSync( './static/material.json'));    });// 将koa和两个中间件连起来app.use(router.routes()).use(router.allowedMethods());// 监听3000端口app.listen(3000);

这里面用到了一个json文件,在'./static/material.json'路径,该json文件的代码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