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 > JavaScript > 正文

浅谈 vue 中的 watcher

2024-05-06 15:23:52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观察 Watchers

虽然计算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合适,但有时也需要一个自定义的 watcher 。这是为什么 Vue 提供一个更通用的方法通过watch 选项,来响应数据的变化。当你想要在数据变化响应时,执行异步操作或开销较大的操作,这是很有用的。

大家对于 watch 应该不陌生,项目中都用过下面这种写法:

watch: { someProp () {  // do something }}// 或者watch: { someProp: {  deep: true,  handler () {   // do something  } }}

上面的写法告诉 vue,我需要监听 someProp 属性的变化,于是 vue 在内部就会为我们创建一个 watcher 对象。(限于篇幅,我们不聊 watcher 的具体实现,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看源码 watcher)

然而在 vue 中,watcher 的功能并没有这么单一,先上段代码:

<template> <div>  <p>a: {{ a }}</p>  <p>b: {{ b }}</p>  <button @click="increment">+</button> </div></template><script>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a: 1  } }, computed: {  b () {   return this.a * 2  } }, watch: {  a () {    console.log('a is changed')  } }, methods: {  increment () {   this.a += 1  } }, created () {  console.log(this._watchers) }}</script>

在线demo

上面代码非常简单,我们现在主要关注 created 钩子中打印的 this._watchers,如下:

分别展开三个 watcher,观察每一个 expression,从上到下分别为:

b() {   return this.a * 2;↵  }"a"function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上面三个 watcher 代表了三种不同功能的 watcher,我们将其按功能分为三类:

在 watch 中定义的,用于监听属性变化的 watcher (第二个) 用于 computed 属性的 watcher (第一个) 用于页面更新的 watcher (第三个)

normal-watcher

我们在 watch 中定义的,都属于这种类型,即只要监听的属性改变了,都会触发定义好的回调函数

computed-watcher

每一个 computed 属性,最后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 watcher 对象,但是这类 watcher 有个特点,我们拿上面的 b 举例:

属性 b 依赖 a,当 a 改变的时候,b 并不会立即重新计算,只有之后其他地方需要读取 b 的时候,它才会真正计算,即具备 lazy(懒计算)特性

render-watcher

每一个组件都会有一个 render-watcher, function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当 data/computed

中的属性改变的时候,会调用该 render-watcher 来更新组件的视图

三种 watcher 的执行顺序

除了功能上的区别,这三种 watcher 也有固定的执行顺序,分别是:

computed-render -> normal-watcher -> render-watcher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