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言 > JavaScript > 正文

关于Ajax的原理以及代码封装详解

2024-05-06 15:27:02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前言

其实AJAX内部实现并不麻烦,主要通过一个叫XMLHttpRequest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在现有的浏览器均被支持。

可以说,它是整个AJAX实现的基础,是浏览器用于后台与服务器交换数据的对象,有了它,才有了AJAX,也便有了部分页面刷新的艺术!

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Ajax原理以及代码封装的相关内容,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示例代码

var xmlhttp;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 code for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else { // code for IE6, IE5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xmlhttp.readyState == 4 && xmlhttp.status == 200){  // to do... }}xmlhttp.open("GET","test1.txt",true);xmlhttp.send();

步骤:

1、创建。

创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语法:

var = new XMLHttpRequest();

老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 (IE5 和 IE6)使用 ActiveX 对象:

var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2、连接和发送。

2.1、open()函数的三个参数:请求方式、请求地址、是否异步请求

2.2、GET 请求方式是通过URL参数将数据提交到服务器的,POST则是通过将数据作为 send 的参数提交到服务器

2.3、POST 请求中,在发送数据之前,要设置表单提交的内容类型

2.3、提交到服务器的参数必须经过 encodeURIComponent() 方法进行编码,实际上在参数列表key=value的形式中,key 和 value 都需要进行编码,因为会包含特殊字符。每次请求的时候都会在参数列表中拼入一个 v=xx 的字符串,这样是为了拒绝缓存,每次都直接请求到服务器上。

3、接收。

3.1、接收到响应后,响应的数据会自动填充XHR对象,相关属性如下

responseText:响应返回的主体内容,为字符串类型;

responseXML:如果响应的内容类型是 "text/xml" 或 "application/xml",这个属性中将保存着相应的xml 数据,是 XML 对应的 document 类型;

status:响应的HTTP状态码;

statusText:HTTP状态的说明

3.2、XHR对象的readyState属性表示请求/响应过程的当前活动阶段,这个属性的值如下

0 --> 未初始化,尚未调用open()方法;

1 --> 启动,调用了open()方法,未调用send()方法;

2 --> 发送,已经调用了send()方法,未接收到响应;

3 --> 接收,已经接收到部分响应数据;

4 --> 完成,已经接收到全部响应数据;

只要 readyState 的值变化,就会调用 readystatechange 事件,(其实为了逻辑上通顺,可以把readystatechange放到send之后,因为send时请求服务器,会进行网络通信,需要时间,在send之后指定readystatechange事件处理程序也是可以的,我一般都是这样用,但为了规范和跨浏览器兼容性,还是在open之前进行指定吧)。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