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面试被问到了 JS 闭包的问题,本人一时语塞,想起了袁华的一句话:“这道题太难了,我不会做,不会做啊!”。
JS 闭包属于面向对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特此本人又开始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
闭包就是外层函数的作用域(AO)对象被内层函数所引用,无法被释放。
上面那句话听起来可能不是很理解,本人在之前写过一篇Python 闭包小记》的关于 Python 闭包的一些知识的文章,里面写了百度百科对于闭包的理解,虽然由于才疏学浅大部分都是引用的他人的知识架构,但语言这种东西都是相通的,我们不需要去记那些晦涩的名词,对于闭包,作为初学者我们只需知道:
函数作为返回值,函数作为参数传递。就可以将其理解为闭包。
话不多说,先上个代码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
function outer() { var max = 10; function inner(num) { if (num > max) { console.log(num) } } return inner;}var foo = outer();foo(20); // 20
上面代码满足函数作为返回值的条件,所以是一个闭包函数。
根据 JS 函数的执行机制,先执行第 10 行的 foo 代码,在函数执行完之后会被 JS 的垃圾回收机制将 outer 函数回收,但是在执行到第 3 行的时候我们发现 outer 函数内部又出现了一个 inner 函数,且 inner 函数里引用着 outer 函数的 max = 10; 的变量,这就无法被回收并且留在了内存里,当执行到第 11 行时由于 outer 函数内的 max = 10; 被留在内存中,所以会被 inner 函数调用,并满足 if 条件判断,所以输出 20;
以上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闭包函数,但是却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被释放的对象留在了内存当中,造成了不必要的内存开销。
再看如下代码:
var max = 10, foo = function (num) { if (num > max) { console.log(num); } };(function (bar) { var max = 100; bar(20)})(foo); // 20
上面代码满足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的条件,所以是一个闭包函数。
函数 foo 作为一个参数被传入函数中,赋值个 bar 参数,当执行到 bar() 函数时,函数内部的 max 并不是 100,而是 10,这似乎匪夷所思。我们暂且将 7 — 10 行的函数叫 “父作用域”,其余叫“全局作用域”,当执行到 bar(20) 时,函数去执行第 2 行的代码,此时 foo 函数内部的 max 要去取值,而 max = 10; 正好在他所在的 “全局作用域” 内,所以会取 max = 10; 的值而不是 max = 100; 的值。由此可见,取值时要去创造这个函数的作用域内取值,而不是所谓的 “父作用域” 或者离函数近的地方取值。
我们再来看一段代码:
var num = 20;function outer() { var max = 10; function inner() { if (num > max) { console.log(num); } } return inner;}var foo = outer(), num = 30;foo(); //30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