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实例讲述了ES6中Promise的使用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在javascript中,代码是单线程执行的,对于一些比较耗时的IO操作,都是通过异步回调函数来实现的。
但是这样会存在一个问题,当下一个的操作需要上一个操作的结果时,我们只能把代码嵌到上一个操作的回调函数里,这样一层嵌一层,最终形成回调地狱。
$.get('/login.php', function (login) { $.get('/user.php', function (user) { $.get('/info.php', function (info) { //代码就这样一层嵌一层,不够直观,维护也麻烦 }); });});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ES6中就提供了Promise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
Promise是一个构造函数,通过它,我们可以创建一个Promise实例对象。
let p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OK'); resolve('OK'); }, 1000);});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这个函数有两个参数,resolve和reject。
resolve函数是将Promise的状态设置为fulfilled(完成),reject函数是将Promise的状态设置为rejected(失败)。
上述代码,我们并没有进行任何调用,当运行时,间隔1秒后输出了'OK'。所以这里需要注意,我们通常使用Promise时,需要在外层再包裹一层函数。
let p = function ()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OK'); resolve('OK'); }, 1000); });};p();
上面的代码p();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实例对象,Promise对象上有 then() , catch() , finally() 方法。
then方法有两个参数,onFulfilled和onRejected,都是函数。
onFulfilled用于接收resolve方法传递过来的数据,onRejected用于接收reject方法传递过来的数据。
let p = function ()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 if (Math.random() > 0.5) { resolve('OK'); } else { reject('ERR'); } }, 1000); });};p().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fulfilled', data);}, function (err) { console.log('rejected', err);});
then()方法总是会返回一个Promise实例,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直调用then()。
在then方法中,你既可以return 一个具体的值 ,还可以return 一个Promise对象。
如果直接return的是一个数据,那then方法会返回一个新Promise对象,并以该数据进行resolve。
let p = function ()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resolve(1); });};p().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第 ${data} 次调用`); //注意这里直接返回的值 //then会创建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并且以返回的值进行resolve //那么该值会被下面的then方法的onFulfilled回调拿到 return ++data;}).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第 ${data} 次调用`); return ++data;}).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第 ${data} 次调用`); return ++data;});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