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堂 > 电脑知识 > 正文

屏幕消除蓝光有用吗?科学还原蓝光危害人眼的真相

2024-05-08 13:51:53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一则世界卫生组织(WHO)爱眼协会的研究报告最近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研究表明,2006年至2008年,因蓝光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万人失明。爱眼协会在2009年底发出橙色预警:“蓝光辐射对人类的潜在隐性威胁将远远超过苏丹红、三聚氰胺、SARS(非典)、H1N1的破坏性,无形中吞噬人的双 眼。”

有关蓝光危害的新闻伴随此类“研究”频繁见诸媒体。国内有报道称,一位8岁的山西儿童因喜欢盯着电视看,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模糊。专家分析指出,导致孩子视力模糊的“元凶”其实是电视蓝光。英国《每日邮报》也引述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称:若长时间持续暴露在LED(发光二极管)灯的蓝光下,可能对眼睛的视网膜细胞造成无可救药的伤害……

蓝光真的如此可怕?带着这样的疑问,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以期了解蓝光危害的真相。

蓝光是什么?

“自然界的光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谱组成,不同的波长在视觉上呈现出的是不同的颜色,比如波长在600—700纳米的光,我们看到的是红光,500—600纳米的光,我看到的是黄色的光,蓝光是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的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蔡建奇告诉记者。

物理学研究表明,波长越短,能量就越高,穿透力越强。蔡建奇解释说:“正因此,人们会特别关注蓝光对人眼的危害。”近年来出现的LED光源以及各类以LED为发光源的电脑、手机、电视机屏幕等,其光源的峰值光谱都是这种短波蓝光。“现在大家接触这些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也就更加关注蓝光对人眼的影响。”
蓝光真能致盲?

2014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金子兵教授主导的视网膜再生医疗研究组,针对蓝光LED光源的视网膜损伤问题进行了专项细胞分子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蓝光峰值光谱在400—440纳米区间内,照度在500lx(勒克斯,是照度的单位)以内,持续直射2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甚至凋亡,蓝光峰值光谱在460—500纳米区间内,照度超过1500lx以上,持续直射3小时以上,才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

“由于目前正规的LED光源的峰值光谱基本都在450—470纳米范围内,常规光环境照度一般不会超过600lx,并且LED照明灯具都会在LED光源的外面进行结构封装,LED电视、手机、电脑屏幕则都采用背发光或者侧发光模式,因此可以说目前大多数正规厂商生产的LED照明灯具和LED显示屏不会造成蓝光危害,就是说蓝光不会对视网膜造成损伤。”蔡建奇说。而同期上海时代之光检测中心对LED照明产品的抽查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