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亲身经历,身边就有过一两个女程序员。那么为什么那么少呢?看看她们是怎么说的吧。
当我们感觉自己很擅长一件事的时候,才会真正地去学习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直到非常精通为止。
这种自信的感觉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只要我们想要做就一定能做到的信念称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面对一项具体的工作,自我效能的来源有四种(按强度大小排序):
1. 亲身参与的成败经验
2. 周围环境的影响(看见和我一样的人也在做)
3. 社交关系的影响
4. 身体状况的差异
为什么女程序员会这么少呢?因为很多女性感觉自己可能做不到,所以不愿去尝试,或者不再坚持。 这种自我效能感的来源解释了,为什么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总体上)不太可能会从事编程工作。
1. 亲身参与的成败经验:如果你尝试去做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功,这就是自我效能感的最好来源。就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有很多男生会比女生更早地开始接触编程。
2. 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妈妈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往往会想象自己从事这份工作时的情形,这种想象 是建立在自己所认识人的基础上。如果无法想象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样子,那就压根儿不会考虑它。在我们的文化中,性别的差异很明显。我们常常都会顾虑和参考 身边跟我们差不多的人。男生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名程序员,而女生环顾四周,去看不到和她一样参与编码,参加会议,做演讲,写博客,参与开源的女性。即使是女 性开发者:纵观职业层次,她们会认为自己从事管理,分析,QA,BI,或者DBA会更好,而不是去做系统管理员或者架构师。
3. 社交关系的影响:我的朋友们会同意吗?
这里,我们不是在讲编程文化,而是女性文化。我去妈咪晚间幼儿园(Kindergarten Moms Night)时,会有人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计算机编程”,通常对话就会结束了,我无法继续这样的谈话。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果你很享受和女性 同伴们的相处,那么这种社交关系势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4. 身体状况的差异:在编写程序时,你身体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我不知道,这对于男性和女性有差别吗?
女性在编程能力上和男性是实力相当的,但是(总体上)女性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自我感受的能力,就能够改变程序员男多女少的比例。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