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的工具:
redis-3.0.0.tar
redis-3.0.0.gem (ruby和redis接口)
分析:
首先,集群数需要基数,这里搭建一个简单的redis集群(6个redis实例进行集群)。
在一台服务器上操作,因此仅需要6个不同的端口号即可。分别是:7001、7002、7003、7004、7005、7006。
步骤:
1、上传redis-3.0.0.tar到服务器(自己指定自己的软件目录),解压redis-3.0.0.tar。
2、安装c语言环境(安装centos之后,自带c语言环境)
yum install gcc-c++
3、进入到redis-3.0.0目录
make
4、安装redis到/usr/local/redis目录
make install PREFIX=/usr/local/redis
5、查看是否安装成功(出现bin目录即可)
6、前端启动redis(进入上图的bin目录)
./redis-server(开启)
./redis-cli shutdown(关闭)
7、后端启动
需要将redis解压之后的源码包中(redis-3.0.0目录下)的redis.conf文件拷贝到bin目录下
修改redis.conf文件,将daemonize改为yes先要使用vim redis.conf
使用命令后端启动redis
bin目录下执行 ./redis-server redis.conf
查看是否启动成功
关闭后端启动的方式:
./redis-cli shutdown
以上是单独的redis安装,接下来搭建集群!
安装ruby
yum install rubyyum install rubygems
将以下文件上传到linux系统
redis-3.0.0.gem (ruby和redis接口)
进入该目录执行:gem install redis-3.0.0.gem
将redis-3.0.0包下src目录中的以下文件拷贝到/usr/local/redis/redis-cluster/
前提:先新建一个redis-cluster目录
搭建集群最少也得需要3台主机,如果每台主机再配置一台从机的话,则最少需要6台机器。
端口设计如下:7001-7006
第一步:复制出一个7001机器
进入/usr/local/redis/目录执行 cp bin ./redis-cluster/7001 r
第二步:如果存在持久化文件,则删除
rm -rf appendonly.aof dump.rdb
第三步:设置集群参数
第四步:修改端口
第五步:复制出7002-7006机器
给出我桌面系统下的目录结构:
接下来设置一键启动全部redis或者关闭redis群:
首先,新建一个文件,可以用vim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然后保存就存在了。(上图的start-all.sh和shutdow-all.sh就是我新建的)
start-all.sh:
cd 7001./redis-server redis.confcd ..cd 7002./redis-server redis.confcd ..cd 7003./redis-server redis.confcd ..cd 7004./redis-server redis.confcd ..cd 7005./redis-server redis.confcd ..cd 7006./redis-server redis.confcd ..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