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 > 建站经验 > 正文

Memcached 分布式缓存实现原理简介

2019-11-02 16:06:39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摘要

在高并发环境下,大量的读、写请求涌向数据库,此时磁盘IO将成为瓶颈,从而导致过高的响应延迟,因此缓存应运而生。无论是单机缓存还是分布式缓存都有其适应场景和优缺点,当今存在的缓存产品也是数不胜数,最常见的有redis和memcached等,既然是分布式,那么他们是怎么实现分布式的呢?本文主要介绍分布式缓存服务mencached的分布式实现原理。

缓存本质

计算机体系缓存

什么是缓存,我们先看看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存储体系,根据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模型,计算机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结合现代计算机,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分,CPU负责计算,其需要的数据由存储提供,存储分为几个级别,就拿我当前的PC举个例子,我的机器存储清单如下:

    1.356G的磁盘

    2.4G的内存

    3.3MB三级缓存

    4.256KB二级缓存(pre core)

除了上述部分,还有CPU内的寄存器,当然有的计算机还有一级缓存等。CPU运算器工作的时候需要数据,数据哪里来?首先从距离CPU最近的二级缓存去拿,这块缓存速度最快,通常也是体积最小,因为价格最贵:

/jshtml/uploads/allimg/170325/0913412F6-0.jpg

存储金字塔

如上图所示,存储体系就像个金子塔,最上层最快,价格最贵,最下层最慢,价格也最便宜,CPU的数据源优先级一层层从上到下去寻找数据。

很显然,除了最慢的那块存储,在计算机体系中,相对较快的那些存储都可以被称为缓存,他们解决的问题是让存储访问更快。

缓存应用系统

计算机体系存储系统模型扩展到应用也是一样,应用需要数据,数据哪里来?缓存(更快的存储)->DB(较慢的存储),他们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jshtml/uploads/allimg/170325/091341K41-1.jpg

带缓存的存储访问一般模型

如上图所示,缓存应用系统一般存储访问流程:首先访问缓存较快的存储介质,如果命中且未失效则返回内容,如果未命中或失效则访问较慢的存储介质将内容返回同时更新缓存。

memcached简介

什么是memcached

memcached是LiveJournal旗下的Danga Interactive公司的Brad Fitzpatric为首开发的一款软件。现在已经成为mixi、hatena、Facebook、Vox、LiveJournal等众多服务中提高Web应用扩展性的重要因素。传统的Web应用都将数据保存到RDBMS中,应用服务器从RDBMS中读取数据、处理数据并在浏览器中显示。但是随着数据量增大、访问的集中、就会出现RDBMS的负担加重、数据库响应变慢、导致整个系统响应延迟增加。

而memcached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memcached是一款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缓存服务器,一般目的是为了通过缓存数据库的查询命中减少数据库压力、提高应用响应速度、提高可扩展性。

/jshtml/uploads/allimg/170325/091341J63-2.jpg

memcached缓存应用

memcached缓存特点

    1.协议简单

    2.基于libevent的事件处理

    3.内置内存存储方式

    4.memcached不相互通信的分布式

memcached分布式原理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