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gotta521/article/details/14164713
Apache服务架设 一、Apache服务总览: 1、所需要的软件包:httpd httpd-devel httpd-manual 2、端口:80(http) 443(https) 3、主配置文件:/etc/httpd/* 、/var/www/* 4、默认主页目录:/var/www/html 5、脚本: /etc/init.d/httpd 6、守护进程:/usr/sbin/httpd 7、与Apache服务相关的Selinux环境: 1)system_u:object-r:httpd_config_t /etc/httpd/conf和/etc/httpd/conf.d 下的文件 2)system_u:object_r:httpd_log_t /etc/httpd/logs中的日志文件。 3)system_u:object_r:httpd_modules_t httpd服务使用的相关模块 4)网页内容及网页目录的环境: System_u:object_r:httpd_sys_content_t:如果不是这个页面将无法访问。 另:对于目录,Other组要有访问和可执行权限。 设置Selinux环境: Chcon -R —reference=/var/www/html /var/www/html/data Restorecon -R /var/www/html 建议网站目录都放到/var/www/html防止因为Selinux造成问题。 二、Apache配置文件的简单实现: 1、 相关配置文件修改:/etc/httpd/conf/httpd.conf 1)、ServerRoot”/etc/httpd” 默认配置文件的存放目录; 2)、Timeout 120 客户端访问超时时间120秒; 3)、Listen 80 监听80端口; 4)、ServerAdmin root@rhel.com 设置管理员邮箱; 5)、ServerName www.station53.com服务器主机名,可以使DNS域名,也可以是ip地址; 6)、DocumentRoot /var/www/html 网页默认存放目录; 7)、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设置主页文件的名字; 2、建立主页文件: 在/var/www/html目录建立主页文件index.html并写上写内容。 3、启动相关服务: chkconfig httpd on service httpd restart 4、测试自己的服务器: 三、用户个人主页的实现: 通过配置使我们每个用户都有一个主页可以通过http://www.station53.com/~Username访问的主页。 1、 主配置文件的修改: 备注: 1) 目录权限设置: AllowOverride:用于定义位于每个目录下的.htaccess(访问控制)文件中的指令类型。如果要禁用的话:AllowOverride None。 Options MultiViews:定义目录使用那些特性。 Indexes:允许目录浏览,但没有指定访问目录下的那个文件,而其目录下不存在默认文档时Apache以超文本形式返回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列表。 MulitiViews:允许内容协商的多重试图。当访问http://127.0.0.1/icons/a时,服务会查找目录下的所有a.*的文件,如果目录下有就会显示这个文件,而不是报错信息。 All:包含了除MulitiViews之外的所有特性,如果没有Options语句默认为All。 ExecCGI:允许执行CGI脚本。 FollowSymLinks:在该目录中可以使用符号链接。 Includes:允许服务端包含功能。 IncludesNoExec:允许服务端包含功能但不允许执行CGI脚本。 2)缺省访问权限和allow、deny顺序: allow,deny规则,先判断allow,后判断deny,冲突时,后面的有效; 例子如下: 2)个人网站主目录的设置及文件的建立: 在个人目录/home/username目录下创建public_html目录。 建立自己的主页,然后在浏览器输入“http://URL/~username”即可, 备注:注意public_html目录和里面的文件的Selinux环境参数,如果有问题请按照上面讲的调整。 四、虚拟主机的设置: www.station53.com 下面我们在开通www.server53.com(默认已经设计好 和www.client53.com 1、配置DNS: 1)编辑/var/namde/chroot/etc/named.conf,编辑好文件如下: 2)在/var/named/chroot/var/named生成:server53.com.zone和client53.com.zone两个文件: 3)修改权限及文件内容: 4)在/var/named目录下建立server53.com.zone、client53.com.zone的连接文件,并调整好权限: 5)重新启动DNS服务并测试新建立的域名。 2、编辑/etc/httpd/conf/httpd.conf文件: 3、重新启动Apache服务,测试设置是否满足要求: 1)在/var/www/html目录下分别建立server53 和 client53两个目录,并添加主页文件,处理其相关的Selinux环境设置。 2)重新启动Apache服务测试: ??什么www.station53.com 和www.server53.com显示的一样? 所以我们要继续修改/etc/httpd/conf/httpd.conf,添加如下段内容: 在/var/www/html目录下建立station53目录,并建立主页文件处理selinux环境。 一旦打开虚拟主机功能,那么每个域名都要在虚拟主机项目相应的位置添加与之对应的项目,否则默认访问第一个虚拟主机的设置。 通过了?OK!!! 五、主页的用户认证的设置:(以redhat的个人目录为例!) 1、配置httpd.conf文件,使目标目录支持认证: 目标目录在httpd.conf中要有AllowOverride AuthConfig 项,默认开启用户个人主页后,用户个人目录支持这个设置。 2、建立.htaccess文件,建立在站点目录下,这里就是/home/redhat/public_html目录下。 3、建立.passWords文件: 4、测试效果: 肯定OK,注意不要写错,我在配置.htaccess的时候密码文件放置位置的名字写错了,一直在验证密码,怎么都跳不过去,呵呵。注意这两个文件都是隐藏文件名字前面带点。 Apache 的 httpd.conf 详解 Apache语法检查工具 service httpd configtest apachectl configtest httpd -t ServerRoot /usr/local ServerRoot用于指定守护进程httpd的运行目录,httpd在启动之后将自动将进程的当前目录改变为这个目录,因此如果设置文件中指定的文件或目录是相对路径,那么 真实路径就位于这个ServerR oot定义的路径之下。 ScoreBoardFile /var/run/ht ServerRoot “/usr/local“ ServerRoot用于指定守护进程httpd的运行目录,httpd在启动之后将自动将进程的当前目录改变为这个目录,因此如果设置文件中指定的文件或目录是相对路径,那么真实路径就位于这个ServerR oot定义的路径之下。 ScoreBoardFile /var/run/httpd.scoreboard httpd使用ScoreBoardFile来维护进程的内部数据,因此通常不需要改变这个参数,除非管理员想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几个Apache服务器,这时每个Apache服务器都需要独立的设置文 件htt pd.conf,并使用不同的ScoreBoardFile。 #ResourceConfig conf/srm.conf #AccessConfig conf/access.conf 这两个参数ResourceConfig和AccessConfig,就用于和使用srm.conf和access.conf设置文件的老版本Apache兼容。如果没有兼容的需要,可以将对应的设置文件指定为/dev/null,这将表示不存在其他设置文件,而仅使用httpd.conf一个文件来保存所有的设置选项。 PidFile /var/run/httpd.pid PidFile指定的文件将记录httpd守护进程的进程号,由于httpd能自动复制其自身,因此系统中有多个httpd进程,但只有一个进程为最初启动的进程,它为其他进程的父进程,对这个进程发送信号将影响所有的httpd进程。PidFILE定义的文件中就记录httpd父进程的进程号。 Timeout 300 Timeout定义客户程序和服务器连接的超时间隔,超过这个时间间隔(秒)后服务器将 断开与客户机的连接。 KeepAlive On 在HTTP 1.0中,一次连接只能作传输一次HTTP请求,而KeepAlive参数用于支持HTTP 1.1版本的一次连接、多次传输功能,这样就可以在一次连接中传递多个HTTP请求。虽然只有较 新的浏览器才支持这个功能,但还是打开使用这个选项。 MaxKeepAliveRequests 100 MaxKeepAliveRequests为一次连接可以进行的HTTP请求的最大请求次数。将其值设为0将支持在一次连接内进行无限次的传输请求。事实上没有客户程序在一次连接中请求太多的页面 ,通常达不到这个上限就完成连接了。 KeepAliveTimeout 15 KeepAliveTimeout测试一次连接中的多次请求传输之间的时间,如果服务器已经完成了一次请求,但一直没有接收到客户程序的下一次请求,在间隔超过了这个参数设置的值之后,服 务器就断开连接。 ThreadsPerChild 50 设置服务器使用进程的数目。 # 这是以服务器的响应速度为准的, 数目太大则会变慢 MaxRequestsPerChild 30 使用子进程的方式提供服务的Web服务,常用的方式是一个子进程为一次连接服务,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每次连接都需要生成、退出子进程的系统操作,使得这些额外的处理过程占据 了计算机的大量处理能力。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一个子进程可以为多次连接请求服务,这样就不需要这些生成、退出进程的系统消耗,Apache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一次连接结束后,子进程并不 退出,而是停留在系统中等待下一次服务请求,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性能。但由于在处理过程中子进程要不断的申请和释放内存,次数多了就会造成一些内存垃圾,就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影响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在一个副本处理过一定次数的请求之后,就可以让这个子进程副本退出,再从原始的htt pd进程中重新复制一个干净的副本,这样就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这样,每个子进程处理服务请求次数由MaxRe questPerChild定义。 缺省的设置值为30,为了安全,设置为零 #Listen 3000 #Listen 12.34.56.78:80 #BindAddress * Listen参数可以指定服务器除了监视标准的80端口之外,还监视其他端口的HTTP请求。 由于linux系统可以同时拥有多个IP地址,因此也可以指定服务器只听取对某个BindAddress< /B>的IP地址的HTTP请求。如果没有配置这一项,则服务器会回应对所有IP的请求。 即使使用了BindAddress参数,使得服务器只回应对一个IP地址的请求,但是通过使用扩展的Listen参数,仍然可以让HTTP守护进程回应对其他IP地址的请求。此时Listen参数的用法 与上面的第二个例子相同。这种比较复杂的用法主要用于设置虚拟主机。此后可以用VirtualHost参数定义对不同IP的虚拟主机,然而这种用法是较早的HTTP 1.0标准中设置虚拟主机的方法,每针对一个虚拟主机就需要一个IP地址,实际上用处并不大。在HTTP 1.1中,增加了对单IP地址多域名的虚拟主机的支持,使得虚拟主机的设置具备更大的意义。 #ExtendedStatus On Apache服务器可以通过特殊的HTTP请求,来报告自身的运行状态,打开这个ExtendedStatus 参数可以让服务器报告更全面的运行状态信息 ServerAdmin you@your.address 配置文件中应该改变的也许只有ServerAdmin, 这一项用于配置WWW服务器的管理员的email地址,这将在HTTP服务出现错误的条件下返回给浏览器,以便让Web使用者和管理员联系, 报告错误。习惯上使用服务器上的webmaster作为WWW服务器的管理员,通过邮件服务器的别名机制,将发送到webmaster 的电子邮件发送给真正的Web管理员。 ServerName localhost 缺省情况下,并不需要指定这个ServerName参数,服务器将自动通过名字解析过程来获得自己的名字,但如果服务器的名字解析有问题(通常为反向解析不正确),或者没有正式的 DNS名字,也可以在这里指定I P地址。当ServerName设置不正确的时候,服务器不能正常启动。通常一个Web服务器可以具有多个名字,客户浏览器可以使用所有这些名字或IP地址来访问这台服务器,但在没有定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