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Runner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的几个分析方面如下图:
不难看出,这些结果都是系统生成的单一性的结果图,如果想要分析得出更加系统、全面的结果我们就应该用到LR的一项重要技能——合并图
LoadRunner结果图Analysis提供三种类型的合并: · 叠加 · 平铺 · 关联
合并图的使用很简单,我们选中任意图标中的一个然后右击鼠标,点击合并图就会弹出合并图选项:
其中我们运用比较多的就是叠加和关联:
叠加图能够很好的反应两个事务基于某一点下的情况,能很好的对比反映出问题所在,如下图:
“每秒点击数”反映了客户端每秒钟向服务器端提交的请求数量,如果客户端发出的请求数量越多,与之相对的“吞吐量”也应该越大,并且发出的请求越多会对“平均事务响应时间”造成影响,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往往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分析。
上图是“每秒点击数”与“吞吐量”的叠加图,正常的统计结果两者应是一一对应成正比关系。(如果“每秒点击数”正常,而“吞吐量”不正常,则表示服务器虽然能够接受服务器的请求,但返回结果较慢,可能是程序处理缓慢。如果“吞吐量”正常,而“每秒点击次数”不正常,则说明客户端存在问题,那种问题一般是网络引起的,或者录制的脚本有问题,未能正确的模拟用户的行为)
上图是“运行Vuser”和“平均事物响应时间”的关联图,此状态下的合并图能够很直观的看出一方的变化对另一方的影响。
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随着“并发用户”的增加“平均事物响应时间”应该是越来越长。但是经常测试的朋友可能会遇上很明显的当并发用户多的时候,平均事物的响应时间是越来越短的。
在并发测试的最后时刻,所有用户同时执行的一个事物,但是各个用户完成事物所用的时间长短一定是不同,比较快完成事物的用户,在完成之后就先退出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运行着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这些用户完成事物所用的时间也就比较长,此时,loadrunner计算事物的平均响应时间也就长了。所以就出现了合并图上用户越少,事物响应时间越长的现象。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