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类似于每一次重新赋值,如果是用def定义函数,则是每一次重新获得一个函数
获得一次,并立即执行(严格执行)
惰性执行,也就是赋值(绑定)的时候先不会执行,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执行
这里使用的是def,则每一次获取一个新的,也就是每一次我使用f的时候,都会获得一个{ println(“hello”); 1.0},其值为1,但是中间过程会打印出hello,这是在赋值(绑定)的时候才会打印出来的,而使用def,则会每一次都打印出来
scala> val f = { println("hello"); 1.0}hellof: Double = 1.0scala> fres6: Double = 1.0scala> fres7: Double = 1.0这里使用val,则只有一次绑定,所以后面不再打印出hello
scala> lazy val f = { println("hello"); 1.0}f: Double = <lazy>scala> fhellores8: Double = 1.0scala> fres9: Double = 1.0这里使用的是lazy val,即为延迟执行的,可以看到在进行绑定的时候并没有打印出hello,也看不到其值,是因为现在还没有使用这个值,只是定义了这个值,在第二次进行使用的时候则会类似于val,第一次会打印出hello,之后就不再打印出了
scala的函数参数有两种情况,一种为by-value一种为by-name
默认情况的函数调用的参数为call-by-value, 比如:
def callByValue(x: Int) = { println("x1=" + x) println("x2=" + x)}这种情况是默认的,也是显然的,就是call by value,翻译为按值传递,就是把具体的值传入x
按名传递,即将参数的“名字”传入,在不使用到的时候不提出他的值,类似于一种延迟执行 比如:
def callByName(x: =>Int) = { println("x1=" + x) println("x2=" + x)}这样的写法就是call-by-name
假设有一个函数,为func():
def func() = {//这个函数有副作用,除了返回值还会打印出hello println("hello") 1}分别调用之前的两个函数:
callByValue(func())这种情况,func会先执行,也就会先打印出hello一次,然后将返回的直接传入作为参数callByName(func())这种情况,func不会先执行,而是会整个代入(按名字传入)这个函数,在使用到的时候,也就是两次打印出x的时候再调用,这样就会出现两次hello了def 和 val的关系其实就是call-by-name和call-by-value的关系,def对应的是by-name,val对应的是by-value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