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统 > Linux > 正文

linux编程之pipe()函数详解

2019-11-02 16:33:50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管道是一种把两个进程之间的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连接起来的机制,从而提供一种让多个进程间通信的方法,当进程创建管道时,每次都需要提供两个文件描述符来操作管道。其中一个对管道进行写操作,另一个对管道进行读操作。对管道的读写与一般的IO系统函数一致,使用write()函数写入数据,使用read()读出数据。

#include<unistd.h>int pipe(int filedes[2]);

返回值: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1。参数数组包含pipe使用的两个文件的描述符。fd[0]:读管道,fd[1]:写管道。

必须在fork()中调用pipe(),否则子进程不会继承文件描述符。两个进程不共享祖先进程,就不能使用pipe。但是可以使用命名管道。

当管道进行写入操作的时候,如果写入的数据小于128K则是非原子的,如果大于128K字节,缓冲区的数据将被连续地写入管道,直到全部数据写完为止,如果没有进程读取数据,则将一直阻塞,如下:

在上例程序中,子进程一次性写入128K数据,当父进程将全部数据读取完毕的时候,子进程的write()函数才结束阻塞并且

返回写入信息。

命名管道FIFO

管道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名字,只能用于有一个共同祖先进程的各个进程之间。FIFO代表先进先出,单它是一个单向数据流,也就是半双工,和

管道不同的是:每个FIFO都有一个路径与之关联,从而允许无亲缘关系的进程访问。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t mkfifo(const char *pathname, mode_t mode);

这里pathname是路径名,mode是sys/stat.h里面定义的创建文件的权限.

有亲缘关系进程间的fifo的例子

/* * 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的fifo的使用 * fifo 使用的简单例子 */#include "../all.h"#define FIFO_PATH "/tmp/hover_fifo"void do_sig(int signo){  if (signo == SIGCHLD)    while (waitpid(-1, NULL, WNOHANG) > 0)      ;}intmain(void){  int ret;  int fdr, fdw;  pid_t pid;  char words[10] = "123456789";  char buf[10] = {'/0'};      // 创建它,若存在则不算是错误,  // 若想修改其属性需要先打开得到fd,然后用fcntl来获取属性,然后设置属性.  if (((ret = mkfifo(FIFO_PATH, FILE_MODE)) == -1)            && (errno != EEXIST))    perr_exit("mkfifo()");  fprintf(stderr, "fifo : %s created successfully!/n", FIFO_PATH);  signal(SIGCHLD, do_sig);  pid = fork();  if (pid == 0) { // child    if ((fdr = open(FIFO_PATH, O_WRONLY)) < 0) // 打开fifo用来写      perr_exit("open()");    sleep(2);    // 写入数据    if (write(fdr, words, sizeof(words)) != sizeof(words))       perr_exit("write");    fprintf(stderr, "child write : %s/n", words);    close(fdw);  } else if (pid > 0) { // parent    if ((fdr = open(FIFO_PATH, O_RDONLY)) < 0) // 打开fifo用来读      perr_exit("open()");    fprintf(stderr, "I father read, waiting for child .../n");    if (read(fdr, buf, 9) != 9) //读数据      perr_exit("read");    fprintf(stderr, "father get buf : %s/n", buf);    close(fdr);  }  // 到这里fifo管道并没有被删除,必须手动调用函数unlink或remove删除.  return 0;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