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满足广大便携式计算机移动连入Internet的要求,2G蜂窝网在正式进化为3G蜂窝网的过渡时期,提出中间过渡的一代,称为2.5G蜂窝网。事实上,2.5G主要寄托于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这也是为了适应移动数据通信业务需要、向分组交换网过注而迈出的重要一大步。接着,在3G蜂窝网,理所当然地要提供分组数据业务,而且必须相应地保证QoS达到预定要求。由此得知,3G的网络结构既是继承2G的电路交换网,又是利用GPRS的分组交换网,而Internet和其他数据网就通过GPRS与分组交换的无线网取得联系。但是,3G可以选用它认为最合适的多址方式和双工方式,不受2G的约束。这样,移动用户经过蜂窝网的分组交换机构,由基台收发信机(BTS)和控制器(BSC)通过结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接入骨干网,而局域网经过路由器连接Internet或其他数据网,通过结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连接骨干网。它们组成正规GPRS总的网络结构。移动用户在发送或接收分组数据时,需要使用分组数据规约(PDP,Packet Data Protocol),它包含发送和接收数据双方用户的IP地址以及QoS参数规定值,这里的QoS主要有5个方面,即时延、业务优先、可靠性、平均传送量和最大传送量。时延是表示每一数据分组在GPRS系统从一边转移至另一边、由业务接入点测得的时间差。优先是指在网络出现不正常情况时,享有优先权首先除去。可靠性表示对误码率的容忍程度,从而决定该分组是否重发。平均的和最大的传送量分别表示数据转移的平均率和最大率。在现行的GPRS系统,上述的QoS各项规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认为不够理想,因而GPRS只能尽力而为。
在3G蜂窝网,例如欧洲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的分组数据系统结构是从GPRS结构演变的进化,并且对上述一些问题作了一些新的改进,更加趋于完善。UMTS结构的分组数据系统包括用户端设备(MS)、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3G-SGSN/GGSN(Serving/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还可能有住家位置记录器、业务控制点和边界门路等等。对于QoS的要求,则UMTS和GPRS存在显著差异。UMTS对此有所加重,特别是PDP可以支持多种应用,加重了QoS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