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确定选用UPS的性能标准时,不是从UPS的输出电性能指标、输出能力和可靠性指标、对电网的适应能力、系统配置能力、智能管理和通讯功能、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而是脱离负载的实际需要特意追求某些性能的高指标,特别是把厂家宣传的产品能达到的最高指标做为自己选用的标准;
② 过分追求UPS常规输出指标的高标准。这样做没有必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计算机类的负载的输入端都是脉宽调制开关电源,对输入交流电的要求是不高的。二是UPS任何输出指标的提高都是要以付出提高成本和降低可靠性为代价的;
③ 简单地以UPS电路结构形式定优劣。任何结构形式的UPS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当前市场上所以有多种形式的UPS共存,说明各种结构形式的UPS都有其存在的条件和市场。特别是在什么是在线式UPS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误解。所谓在线式,是对UPS功能的一种定义,从工作原理看,在线式UPS的逆变器和控制单元随时都在监视并参与对输出电压的调整,从效果看,当市电掉电时,UPS输出电压的切换时间为零。当然,高性能的输出指标和双向抗干扰能力也是在线式UPS特有的特征;
① 预算投资和可用空间造成UPS容量的浪费,能否做到“边成长边投资?”通常情况下,用户在设计采购方案时,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终期目标,多采用一次到位的方式来采购UPS。而调查发现用户的设计容量、用户负载设备的预计负荷量及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量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平均来看,在首次装机时,预计负荷量只是设计容量的30%,而实际负荷量又只是预计负荷量的30%。换句话说,在最初装机运行时UPS的实际带载量仅为百分之九左右。在第五年时预计负载量增加到设计容量的80%左右,而实际负载量只达到设计容量的28%。用户在UPS容量上的投资,70%以上被闲置浪费了。
② 安装速度问题:市场瞬息万变,对于企业来讲“快”是生存之道。构建一个数据中心,不仅电源系统的各个部件存在着交货周期问题,而且方案设计、系统安装等也需要时间。大型UPS系统、柴油发电机、大型开关设备等需要很长的交货周期,客户必须提前六个月购买这些系统和设备,其中的中间环节中稍有差迟,用户的起用时间就会被推迟,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了用户启动设备时,市场已经变化,最初的设计方案已经彻底过时的情况。尤其是在近年来IT行业的萧条时期,有些客户提前六个月购买拟建中的数据中心,六个月后他们才发现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的项目已经因为后期资金的限制而被迫取消或缩减了规模,他们被这些定购的设备困住了。一般情况下,因系统的进度及可用性要求的不同,数据中心的实际建设时间一般要三个月到十八个月之间不等。客户希望能够缩短从做出决定进行修建,到实际建成并投入运行之间的时间。
③ 投资风险问题:针对UPS系统的投资,可否有灵活的退出策略?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使所有企业的决策者对未来的业务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这种对未来业务的不可知性,直接导致了对IT设备及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的风险性。目前的电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但没有可变通及灵活的退出策略。许多客户都在试图寻求能够在环境和要求变化(指业务量的扩大和缩小、负载功率容量的变化、负载性质的变化等)时,以及项目启动失败或者办公地点搬迁时提供简单、灵活而经济的可扩展、可变更和可退出策略的技术。
① 为了降低故障修复时间,一般的做法是加强对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和部件(薄弱环节)的维护;备足备件并保证其完好性;加强对维护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特别是用户在采购设备时就要求厂家对售后服务(包括备件提供、反应时间和修复速度)条件做出严格的承诺。
② UPS的模块化+冗余配置:把整个UPS按电路功能分成几部分,并在结构上设计成可插拔的模块,例如功率模块(包括AC/DC和DC/AC变换器)、电池模块、智能管理和通讯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这是美国APC公司的一款Symmetra高可用阵列机,以16KVA规格的为例,功率模块本身就是一台除电池以外的完整的UPS,每个模块额定输出功率4KVA,每台可装5个,直接并机均流运行,最大输出能力20KVA,额定带载16KVA,当其中一个模块障时,由其它4个模块继续维持向负载正常供电,故障的模块可热插拔更换。智能管理和通讯功能模块有主备两个,主模块故障时,备用模块接替,主模块可热插拔更换。电池模块与功率模块数量相同,同样有并联和热插拔更换功能。从可用性的角度看,故障修复工作仅仅是拔插模块,在有备件的情况下,修复时间可控制在几十分钟以内,况且各种模块都是冗余热备份的,所以整机等效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可接近于零。
③ UPS设备的冗余并机配置:在一台电子设备中,我们可以把控制电路集中起来做为一个独立的可插拔的模块,也可以把功率变换部分集中在一个结构中做为一个可热插拔的模块,同样,在一个配置有多种(台)设备的供电系统中,我们也可以把每种(台)设备看做一个模块,在冗余热备份配置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做到故障后热插拔修复。当代的技术先进的UPS都具备直接并机功能,如果把这样的UPS两台冗余并联起来,并使两台输出的总容量≧负载容量的二倍,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可承担全部负载容量而保持系统继续正常运行,已故障的一台可脱机修复。这无异于把系统的等效平均修复时间降到接近于零,只有两台UPS同时发生故障时,系统才宕机,而这种几率是很小的。实际上这相当于UPS整机的模块化+冗余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