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传送网络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来满足IP数据业务爆炸式增长的需要,然而,高质量的数据业务的传输与交换仍然采用如IP over ATM over SDH over WDM的多层网络结构方案。功能重叠的多层协议结构不仅开销巨大,而且中间的SDH接口必须在中转节点经过光电转换,这种电路级同步时分复用技术,更无法充分利用底层DWDM带宽资源和强大的波长路由能力。为了克服未来光网络中的电子瓶颈,需要引入全新的网络模型,即IP层直接运行于DWDM之上,同时通过上层协议,改变现有网络电子处理的速率限制,尽可能的在络引入更加灵活、多功能和细粒度的全光子分组交换技术。其中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交换光网络是将大部分的交换流量在光域内完成,把光交换传输和路由转发功能分开,前者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在光域内完成,后者在电域内只对很少量的分组头信息进行处理。
交换光网络实现有两种传输模式:一种是光透明包网络(OTPN),基于定长和同步节点操作的光分组交换传输技术,它减小了带宽分配中的时标,即从长持续时间的电路到数据包。然而,光分组交换技术面临着很高的费用和技术上的难题还亟待突破。一种介于电子处理和全光交换之间的近期方案为光电混合交换技术,即传输和交换在光域完成,路由和转发在电域内对低速率光分组头信息进行处理,它提高了整个光网络的吞吐量和传输速率。另一种是光突发交换(OBS),基于可变长度的包和异步节点操作,这里主要讨论基于标签的IP via MPLS over DWDM的光分组交换网络(LOPS)。
集成IP/DWDM方案简化了多层网络模型,OPS应用于集成IP/DWDM中进一步减少了资源冗余,增加了网络效率。我们把最先进的MPLS框架与OPS技术结合,产生了基于标签的光分组交换技术。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的OPS分层结构是IP over DWDM集成模型的一种。IP层对应于最广泛的接入网和核心网标准,对IP、ATM、SDH、PDH等多种业务进行封装,映射进LOPS层,IP层简化了底层(物理层和LOPS层)的复杂性,为高层多业务接入提供了统一的接口。LOPS层接受来自IP层的光分组,对比特率和底层传输方式透明,提高了WDM光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灵活性。LOPS层完成光分组交换路由、不同链路分组业务的复用和保证底层成功实现端到端的光通路传送,同时LOPS层还提供IP层到WDM的业务适配功能(如流量集中等),支持未来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的大容量和灵活性。物理层通过WDM和OXC(光交叉连接)完成光域内透明路由和传输,目前单波长速率可以是10Gbit/s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