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4 System 规范了标准的整体结构,并且定义了MPEG—4 Visual和MPEG—4 Audio如何合成在一起,此外还包括多路复用、同步和缓存管理。MPEG—4 System引入了BIFS的概念(BInary Format for Scence)。BIFS定义了MPEG—4的许多交互性的内容。所有关于媒体对象、场景描述的信息或是控制信息都包含在基本码流中。基本码流是信息的载体。基本码流包含由标签或指针,叫做对象描述子。对象描述子描述了构成MPEG—4流的基本元素并决定了MPEG—4流是如何在接收端解码的。对象描述子能使接收端识别出送来的媒体类型并正确地重现它。这允许内容的作者决定媒体对象的层次并将无信息加入到媒体流中。所有基本流都在同步层中进行存储。同步层确保基本流使用公用的系统来传输时间和帧信息。这里先做一简单地介绍,后面再详细介绍。MPEG—4系统的组成内容如下:
而连通DMIF和MPEG—4System 之间的桥梁就是所谓的DAI(DMIF Application Interface)。DAI终于浮出水面了。DMIF定义的这个叫做DAI的接口,用来在应用的开发与发送技术分离开后作为它们之间的接口。通过DAI,应用可以从本地存储设备,从广播通道以及从远程服务器中无缝地访问内容。而且,不同地发送技术被隐藏起来,如IP和本地ATM、IP广播和MPEG2广播。系统终端解码器就通过DAI来访问媒体流。一个DAI滤波器处理请求并且决定DIMF的类型,对该DIMF的请求是基于由应用所提供的URL的基础之上的。相对于所需的传输技术类型,一个应用能够请求不止一种DIMF服务。例如,一个DMIF可以指定IP多点传送的同时另一个DIMF能够指定卫星广播,在这一点上DIMF被设计成支持在多种传输技术和协议之上同时传输多个流的技术。DMIF实现了相当于OSI的对话层。而DAI则代表话路服务程序访问点(SSAP:session Service Access Points),即,在DAI下面集成了不同的传输服务程序访问点(TSAP:Transport Service Access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