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几种支持流媒体传输的协议主要有用于 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与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定义了一对多的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的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由于流媒体发展的广阔前景,业务支撑系统运营商、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及网络提供商纷纷利用各自的优势向该领域扩张。IBM的媒体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以内容管理器(Content Manager)为基础层,建立多极存储管理层,可以使媒体公司在多种媒体应用程序和系统之间实现数字化资产的存储、获取、管理和发布。YAHOO提供流媒体内容服务,它通过与Carsey-Werner Distribution合作,在其站点上提供了连续剧、名人访谈、电影以及音乐录像等内容,并计划举办在线音乐会和播放在线烹饪录像等内容。韩国电信在运营流媒体业务方面为用户提供成人节目、教育节目、电视剧点播,使其获得赢利。Keynote Systems公司已推出了一个为测试Internet上的流媒体性能设计的“The Streaming Media 20”指数,该公司按音频电子商务、财经音频、广播和有线电视等4类选取了20个流媒体网站,每周收集这些网站流媒体内容的性能信息并进行分析,得到该指数,为流媒体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
3.流媒体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在中国的宽带网络市场上,已推出不少基于MPEG-1,MPEG-2,REAL,WMT,QuickTime等各种流媒体编解码技术的产品,推动着宽带应用的发展。思华科技的流媒体平台已经在国内部分城市的宽带网络上实现了应用,并推出了适合中国现阶段宽带网络的IP机顶盒解决方案,使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能够在现有的网络上推出适合电视机终端市场的方案。该公司与微软合作,向市场推出了从视频采集到播出系统一整套基于Microsoft Media Tech?鄄nologies体系开发的MPEG-4流媒体解决方案,这也是中国第一套应用在全城域宽带网络上的端到端的流媒体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拥塞造成的抖动和延时问题,不但要求网络有足够的带宽,还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伸缩性。对等网络(Peer to Peer)以其各节点平权、资源共享的特点避免了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中对Server集中访问带来的网络拥塞,使网络有较好的稳定性。此外,卫星互联网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通过星状的卫星系统将内容投送到互联网的边缘,或将远程用户直接接入骨干网,从而解决骨干网阻塞造成的抖动和延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