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的进步一直受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制约。最初诞生的传统测控系统是以单片机、PC机、工控机为核心的多个分散单元的集合体。当总线出现以后,一般借助S-100或PC机总线形成测控系统。但是由于连线过长和过多,用这些总线形成的测控系统的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较弱,难以实现大范围的有效测控。随后出现的是集散控制系统(TDCS),它由多台微处理机分散在现场的不同位置,彼此之间以高速数据通道进行连接。而TDCS的联网技术较为复杂,联网手段和网络结构均不灵活,并明显缺乏开放性。随着计算机局域网(LAN)的出现,产生了基于LAN的TDCS系统。与此同时,由两线制4~20mA标准信号发展而来的智能化现场设备和控制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标准——现场总线与智能化测控仪器的连接,使得测控网络得以形成。其实,现场总线网络既是一种信息网络,又是一种自动化系统。作为信息网络,它所传送的是接通电源、关断电源、开闭阀门等指令和数据;作为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其在结构上有较大变化,最显著特征是通过网络传送信号进行联络,可由单个节点或多个网络节点共同完成所要求的自动化功能,是一种由网络集成的自动化系统。由于现场总线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应具有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的需求,所以最近一二十年有了很大发展。同时许多国际组织,例如IEC、美国仪表学会(ISA)、ISP (InterOperable System PRoject)、IFC、World-Fip和FINT(Field bus International)等,多年来为制定现场总线标准做了大量工作,结果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现场总线标准,例如ISP、World FIP、HART、Lon works和IEC-ISA等。不可否认,现场总线技术对测控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正是由于多种不同总线标准的同时存在,给各公司、企业基于不同现场总线形成的测控网络之间的互联又设置了不少障碍。因此,跨地域共享、利用测控信息的需求,与这种因基于不同总线技术而不便于实现高层次集中管理、监控和决策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