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网络通信 > 正文

“跳纤”问题的探讨及解决(2)

2019-11-03 18:05:09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跳纤”问题的探讨及解决(2)(梁少荣、蓝建南)
表1 1550nm光放大中继方式
项目设计值
前端
“县-乡镇村”的光纤干线网络和光纤分配网络
电缆分配系统
项目
dB
比例
dB
比例
dB
比例
dB
C/N
44
5%
57
255
50
70%
46
CTB
55
10%
-75
30%
-65
60%
-59
CSO
55
10%
-70
20%
-65
70%
-57
从表1可看出,这一方案的电缆分配系统中的各项指标,完全可经得起多级的电放大器,从而使指标满足要求。该方案在“县一乡镇一村”光缆部分中,可能包含有几级的光放大,特别是在乡镇中,为便于管理一般每个乡镇设一台光放大器EDFA或几个乡镇共用一台EDFA。EDFA的功率可根据该乡镇规模大小决定。无论是各乡镇处的EDFA是网络系统中其他位置上的EDFA,整个1550nm光系统的CTB和CSO指标均保持不变。虽然各级光放大对C/N有劣化,但对于县级网络系统来说,把村光节点的 C/N设计到50dB是容易实现的。因而从技术角度考虑,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另外更关键的是乡镇所用EDFA的造价要低,目前40mw进口EDFA造价约20万人民币,国产的EDFA约十几万人民币,但它可供15个距乡镇10km的光节点,而要供同样多同样远的光节点,在采用双光纤各传一半节目的方式下需要10mw的1310nm光发射机6台。目前10mW的1310nm光发射机约七八万元人民币。可见,对于较大规模的乡镇来说,采用EDFA直接光放大更能显示出它的价格优势。 1550nm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是色散,但县区范围一般不超过100km,只要设计合理,这个问题可以忽略。若距离果真超长的话,可采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来充当传输媒介,可覆盖大于200km范围的网络。4结论 总之我认为,在接近满频道节目数量的情况下,“县一乡镇一村”的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中不宜存在“光/电/光”转换的中继。1550nm光纤系统网络,由于能够进行多级的EDFA直接光放大而不影响CTB和CSO指标,从而在构造大范围、远距离的有线电视模拟光纤网络方面具有着无与伦比的性能价格比优势。是“县一乡镇一村”的有线电视光纤联网的优选方案。摘自《西部广播电视》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