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网络通信 > 正文

明日之星

2019-11-03 18:30:58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明日之星(亭枫) 革命性的新技术将大幅度地增强卫星的功能,并大大地降低卫星的成本。新系统的构成将取决于商业市场,而不再象过去那样主要由政府决定。当前苏联的小型Sputnik卫星于1957年10月升空时,曾引起了西方社会的一阵恐慌。自那时起,航天界工程师们就一直致力于设计功能更强的卫星。这些年以来,卫星体积越来越大,功率越来越高,通信容量越来越大。目前,美国国家侦察局(NRO)正在操作15吨级的巨无霸情报卫星,而地球同步轨道商业卫星的重量已经达到五吨。 然而,在今后二十年中,低地球轨道(LEO)和中地球轨道(MEO)的卫星却可能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即小型化,从而使卫星发展回归到起点。科学家预测将会出现与第一颗SPutnik卫星体积相近的卫星,但是星载处理器却采用了极为尖端的技术。每颗卫星都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并与几十颗、甚至几百颗相似的卫星互联,对地球进行不!间断的地毯式覆盖。这些卫星可以是通信卫星、情报监视卫星或科学观察卫星。 政府实验室期望着象篮球一样大的卫星的出现,但是在注重现实利益的商业卫星领域,出现了两种相反的卫星发展趋势。一方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的体积会继续增大,以便提供更多的带宽和更大的功率。另一方面,用于话音和数据通信的低地球轨道和中地球轨道商业卫星则会越来越小。例如,16个被束的”全球星”(Globalstar)移动电话卫星只有454公斤重,其载荷功率只有1.1千瓦。 可以确定的是,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将使太空开发成本在今后的10至20年内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与过去不同的是,用户的需求是失去技术开发的主要动力,政府的需求不再是技术开发的主动力。 在美国,当今的卫星技术进步大多源自于里根政府在八十年代所做的国防空间建设,尤其是战略防御(SDI)计划。直到1995年,技术开发依然主要是政府领导的。例如”铱星”低地球轨道移动电话通信卫星的星座中就采用了军事空间技术。研究的,例如Teledesic公司价值90亿美元的”空中因特网”计划。而且这种趋势正在走强。据Futron公司的预测,所有具有强劲增长势头的空间市场全都源自于商业界,在可预见的未来,政府市场仍然不会有明显的增长。 虽然美国在卫星技术上的地位仍比较尊崇,但是欧洲正在加紧追赶,日本也在进行卫星通信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光学通信的研究,并且在研究适用于空间平台的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对接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那些亚太地区开创极大规模卫星企业的都没有经得起考验。虽然现在乐观和希望又有所抬头,但是许多危机后遗症仍滞留在这一地区。 “对于没有完全筹集足够的工程资金的公司来说,情况会更危险。这一类的工程有Laostar、AceS、APMT、MA和Telkom。由于Telkem已经筹备了相当数额的资金,相信它将会发射第一颗卫星,而且其市场是现成的。”1998年末一位欧洲卫星业分析家说,而其他的工程就不是这种情况,人们对这些工程的可行性持有浓厚的怀疑态度。事实上,卫星提供商为了卖出产品,开始向纵向结构发展,其中也包括经营方式,这样,这些工程就可能会找到筹资的方法。例如,劳拉公司宣布该公司对Laostar工程很感趣,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则对AceS工程很感兴趣。因此,通过国际大公司的资助,一些已经停滞的工程可能会重新启动,藉此,这些大公司也能够扩大其覆盖面。对于已经拥有卫星轨道位置的工程项目来说,复活的机会更大一些。 最近公布的消息说,亚洲卫星电信公司(Asiasat)的所有权已经易主。这表明在未来一个月内,该地区的交易可能会很频繁,而且其中可能会有一些重大交易。Asiasat目前已经向洛杉矾的休斯航天与通信公司订购了一个备份卫星。这颗卫星是Asiasat3S卫星,计划于1999年末结束的Asiasat卫星。 随着卫星业巨头的涌入,那些原先的好机会可能会转眼即逝。地区性政治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外国大卫星公司迅速地买走了轨道位置和卫星,这在当地会否成为人们议论的重点话题?不论怎么说,正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促成了该地区卫星梦想的形成。而这些梦想是否现实是另外一回事。无论是谁忽视了该地区的民族主义情感,都会冒一定风险,而后果也只能自负。 最后的问题与实质性经济方程相关。需求潜力和实际产生收益的业务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90年代初期和中期显得非常理想的卫星硬件与业务搭配形式,到了90年代末期可能已经不符合这一地区的需要。 码头上堆起一摞集装箱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集装箱装满货物才会有用。同样道理,随着这一地区卫星容量的迅速增长,管理层和股东们最关心的应该是已有卫星容量和新卫星容量被充分利用。正因为如此,未来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就是要让亚太地区的卫星容量得到充分的利用。摘自《通信产业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