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 > 网络通信 > 正文

新世纪接入网的发展趋向

2019-11-03 18:41:50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新世纪接入网的发展趋向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世纪通信信息业的发展中接入网的关键作用。网络结构由传统的干线网/本地网向核心网/接入网转变的重大意义,指出建设开放性的全业务地区接入网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通用接入网的有关建议。 一、新世纪国际通信信息业的发展中接入网是关键 当前,一场震撼全球的“信息革命”已经展开,信息化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人类跨入“信息时代”已成为客观发展的必然。国际通信信息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通信信息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近年来,国际通信信息界风云叠起、变幻莫测。自从美国 AT&T公司在所谓“反垄断”的政策驱动下首先解体以来,各国纷纷效仿,世界上大的通信企业也纷纷瓦解。大企业分解后的竞争形势为发展暂时带来一些好处,但实际情况与“反垄断”的愿望背道而驰,当前特大的跨国通信信息企业和集团又都纷纷出现。进入9O年代以来,能将语音、数据、图象等综合在一起的多业务需求日益高涨,显然把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家用电器等行业联合起来将有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所以,近年来,国际通信信息业间的竞争空前剧烈,合并,联合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跨国集团已经着手吞并、收购中小型企业,民族企业的形势十分危急。古今中外通信信息都是国家命脉所在和兵家争夺的主要阵地。未来的强国与弱国在通信信息技术和产业方面必将有所体现。众所周知,信息战是通过破坏信息设施来危害国家经济和国防的安全。在这场史无前例、瞬息万变的巨大变革中制定国家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定义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范畴并找出其中的关键部分,对如何保护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不受电信体制的变更和跨国电信公司侵犯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部署是至关重要的。在8O年代世界通信信息技术曾发生过由“模拟技术”转变成“数字技术”,“电缆通信”转变为“光纤通信”,“纵横制交换”发展成“程控交换”的重大变革,我国当时把握住了时机,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今天的胜利。在未来这场更为巨大的变革中,我们更应审时度势,知已知彼,抓住时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及时部署安排具体的措施,以夺取更大的胜利,切莫听之任之而坐失良机。 接入网的发展在这场通信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中是最关键的部份之一,也是今后通信信息网络中投资最大并具有最大市场潜力的关键所在。西方国家由于通信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网早已分别建成,而且主要是以铜线为基础的。在信息化社会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三个分别建设独立的网络显然不能符合今后发展的需求,这一矛盾在接入网中尤为突出。传统的铜线基础设施已成为改革过程中的“包袱”,而“三网分立”已成信息资源共享、及时交流中的最大障碍。在建设新世纪的统一的通信信息网络实现全业务接入网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不少难题。国际上正将或已在通过吞并或集团重组来解决接入网的“三网合一”的问题。我国的接入网正处于开始发展阶段,当前是让各种网络分别发展起来再进行重组还是从开始就按照国际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目标着手进行通信、数据、视像等多种业务的融合并考虑“三网合一”的实施措施,是我国需要当机立断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的接入网建设方兴未艾。电信部门还将有四分之三的部分等待建设,有线电视正以每年超过700万户的速度向上增长,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正空前高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接入网中最大的一块“绿地”和潜在市场。跨国公司正争先恐后地在我国建立接入网的研发中心和专业生产基地,我国的民族企业也已经在接入网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在世界接入网技术的发展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这场对我国通信信息事业发展将起重大推进作用和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和“政策驱动”三者中间,“政策驱动”将起重要作用。建议我国国家计划、经济科技部门和通信信息主管部门对接入网的建设发展能加以重视从速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并加以贯彻落实,使我国的通信信息事业和科研工业能在我国接入网的发展中健康成长。 二、进一步认识通信信息网络由传统的干线网/本地网网络结构转变为核心网/接入网结构的重要意义 由于传统的干线网/本地网的网络结构存在着不合理性而新的核心网/接入网网络结构则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并适于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因此后者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两种网络结构在目标上是不同的,在服务对象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更重要的是接入网在未来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把接入网单独分割开来,将影响整个通信信息网络的变革和发展。建设发展开放性的全业务地区接入网必将使语音、数据、视像等多种业务的融合速度加快而有利于加速“三网合一”的进程,使我国的通信信息业迅速走向国际前列。实际上,核心网(包括干线网与本地中继网)属于传送网性质,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保质、保量、高效地传送大量的信息流。可靠性和生存率是设计这类网络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在网络的行政、监测、维护、管理等方面核。心网必须形成整体,一旦出现故障,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都是比较大的。由于核心网的基础设施(包括系统、设备)所承载的业务量大而其系统设备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按通路成本来分摊其费用比较低,所以在建设核心网时虽然系统设备的单价比较昂贵也可以忍受。但地区接入网则不同,接入网量大面广,其建设的总费用将远远超过核心网,因此接入网中的基础设施除要保证一定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外,系统设备的造价和每线成本是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维护接入网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地区接入网就其性质来讲是属于用户服务网或应用网。它必须面向广大用户和满足多类应用系统和众多不同的需求来进行服务。在多种信息业务服务的灵活性、用户驱动的适应性和计费管理的多样性等各种功能方面与单纯的传送网完全不同。因为地区接入网面向千家万户和满足各种企事业单位的多种多样的需求,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覆盖面广,近年来,接入网的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地区接入网的网络将不断扩大和升级、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因此不脱开只具有单纯传送功能的核心网部分,不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将很难适应今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通信信息网络结构由干线网/本地网向核心网/接入网演进已是新世纪通信信息网络按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必须及早加以重视。 三、建设开放性的全业务地区接入网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语音、数据和视象信息业务融合的需求增加,开放性的全业务地区接入网将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急需。那种把接入网仅定义为交换机的附属部分的窄义接入网将被开放性的全业务地区接入网的广义接入网所取代。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国际上对语音、数据、观象等多种信息业务的综合都是沿着行业轨迹进行发展的。例如计算机行业正通过发展互连网大力发展多种信息业务,ip电话的出现,微软图象标准与有线电视标准的统一,比尔盖茨提出要与家用电气行业结合的“维纳斯”计划等都说明计算机行业已在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多种业务。有线电视业也在想通过采取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系统(HFC)技术来实行多业务的综合。国际上的通信行业正积极采取收购,并吞等手段以综合各种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统一已经分割的网络达到综合业务的目的。当前我国的形势非常严峻,跨国集团正力图挤入中国通信信息营运市场,我国新兴的有线电视业已充分注意国际接入网的发展趋向和机遇,正在积极寻求通过有线电视网来发展多业务信息的途径,但基础还较薄弱。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通信部门却反映不够敏锐,认识不够统一,动作相对来说较为迟缓,在部分通信部门还徘徊在传统阵地上建设发展着电话交换机厂商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推销的“远端模块”并继续延长着铜线部分。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电信已在积极推广“开放性”的V5标准接口接入网系统,但阻力很大。部分“开放性”接入网已为交换机厂商所垄断或控制,有的厂商虽然申报时声称有V5接口性能的交换设备并声称正在积极发展“开放性”接入网,而当用户需求时,则采用不供应V5接口或肆意抬高V5接口价格以抵制开放。此外我国某些部门还以控制信息源的方法来垄断多业务的发展而影响了接入网的全面开放。实际上,我国接入网的开放局面还远未形成。在国际通信信息业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使“三网合一”的趋向已日益明显的今天,中国如果在发展策略、政策制定和体制管理等方面出现失误,则中国的接入网建设又将沿着国际上走过的弯路发展。当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与通信网仍在分道扬镳,将来除非重建,否则很难满足“三网合一”和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这必将贻误战机而使我国通信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于国际发展的前进步伐。 实际上,我国完全有条件吸取各国在接入网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各种技术的优点,结合本国的国情来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性全业务地区接入网。希望我国计划、经济、科技的领导部门和信息产业部能重视将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我国通信信息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接入网的发展,从国家和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排除行业和部门的影响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落实具体计划,集中人才、物力和财力,联合建设,相互促进,加速我国接入网的发展并相应地扶植起一批高新企业,这对我国新世纪通信信息业的发展将起到重大的影响。 四、发展我国通用接入网(Universal access)的必要性和实现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信信息业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当前接人网正处于大发展的阶段,现在如果不及时确定发展方针,势必对今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发展开放性地区全业务接入网是国际通信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使我国通信信息网络进一步现代化和建设我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中通用接入网的必由之路。为了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特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研究明确接入网在新世纪通信信息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接入网是通信信息网络中投资最大的部分,也是当前国际通信信息技术发展中最活跃并有创新可能的主要部分。国际上的接入网高新技术也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未来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和关键在于接入网。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关发展接入网的高层意见,希望国家领导部门和信息产业部能对此加以充分的重视。 2.迅速制定我国接入网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中国接入网正在飞速发展。正确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是各建各的网还是联合建设,是需要当机立断的大问题,在当前接入网发展中“政策驱动”处于主导地位。希望有关部门能从速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使我国的接入网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而不致造成巨大损失。 3.排除开放性多业务接入网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应该坚决制止那种妨碍开放性V5接口接入网广泛推广的抵制行为。应该从政策上和体制上把信息源与网络分割开来,这样做有利于地区多业务接入网的发展。 4.联合建设,共创辉煌 建设我国多业务地区接入网单干是不行的,必须联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集中各方面的优势及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各方面的特长,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相互帮助,互相促进,共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中的通用接入网。 4.创新性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接入网。 实际上,由于国际上的接入网技术长期酣睡在铜线王国里,接入网的高新技术在世界上也刚起步不久。可供选择的全业务接入网技术在有线技术方面有光纤到路边加以铜线为基础的不对称数字环路载波系统(FTTC-ADSL),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系统(HFC),交换型数字视象系统(SDV),异步转移模式的无源光网络(ATM-PON),小型光节点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系统相结合的综合系统(mFN-HFC),综合数字规象系统(IDV)和波分复用接入网(WDN-AN)等。无线技术方面有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W-CDMA)。有关试点工作已在湖南、海南、上海、北京等地进行,我国完全有可能吸取各国的经验和教训和综合各种技术的优点结合国情创新性地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接入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