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应该指出,网格技术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推出的Internet2和NGI(下一代因特网),因为二者开发的目标不同。Internet2和NGI的开发目标主要是提高因特网的传输速率(提高100~1000倍)以及具有更强的功能、更安全和更多的网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此采用新的网络协议ipv6,其原型还是TCP/IP。网格的开发目的是连接所有的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异地协同工作,支持开放标准、功能动态变化。它所采用的协议标准也将不同。其最终目标是构建一台虚拟超级计算机,能实现服务点播(Service on Demand)和一步到位服务(One Click Is Enough)。
2.网格技术的发展前景与研究现状
就在美国“9·11事件”的前一天,即2001年9月10日,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科技版《Ferbes ASAP》发表了一组文章。文章在分析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和近几年的趋势以后,预示了网格技术的发展前景。文章向世人提示了以下十分明确的信息:①信息技术的下一波浪潮将在2004-2005年间出现。②这次浪潮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到2020年,由此产生的网络经济将成长为一个200000亿美元产值的大产业。③这波浪潮的本质特征是万维网升华为网格(Great Global Grid),这就是第三代因特网。
网格热潮近几年不断升温,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化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等国家政府和大企业都在为争夺网格技术的制高点而积极行动,他们都启动了大型网格技术研究计划。美国政府用于网格技术的基础研究经费已经达到5亿美元。美国军方正规划实施一个宏大的网格计划,定名为“全球信息网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计划于2020年完成。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启动了耗资160亿美元、历时8年的项目。英国政府已投资1亿英镑,用来研究开发“英国国家网格(UK National Grid)”。在大企业方面,微软的NET技术宣称是超越浏览器、网站的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它不再关注单个网站和与因特网连接的单个设备,而是让所有的计算机、相关设备和服务商协同工作,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解决方案,使人们能够控制信息并让这些信息在指定时间以指定方式传送给自己。此外,微软还在开发全面支持网格的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计划于2005年完成。IBM公司创导的Web Services、SUN公司java为核心推出的相应的J2EE平台规范、Oracle公司推出的全新Oracle Portal技术等都是面向信息网格的新一代技术和解决方案。日本NTT宣布于2002年中期开展为期6个月的网格计算试验。
中国科技界已经行动起来。据媒体披露,中国在网格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工作。从1995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就建立了专门的网格研究队伍,开始研究与网格技术相关的技术,并开发成功了多个版本的信息一体化平台。正在开发的网格服务协议和标准有:网格公共信息协议(GPIP,Grid Public Information PRotocol)。网格系统信息协议(GSIP,Grid System Information Protocol)和网格计算协议(GCP,Grid Computing Protocol)等。除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马当先之外,还有国防科技大学、江南计算机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几家在高性能计算方面有较强实力的研究单位,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网格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