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SI的角度来看,上述五种技术都属于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不一定吻合,但可进行对应,如ATM有自己的分层模型)技术,从本质上讲,SDH与WDM都只是传输系统,应归入物理层。POS技术只是对在SDH帧结构中点到点的VC(虚容器)数据块进行了PPP封装以及扰码处理,属于点到点的传输技术。目前在SDH之上运行IP(IP over SDH)或称为POS(Packet over SDH)是运营商在骨干网的主要技术。但系统相对复杂(包括了PHYSICAL、SECTION、LINE、PATH四个层次),链路开销大(段开销、线开销、通道开销共占整个信道的近5%)等缺点,系统成本比较高,目前主要用于骨干链路。
IP over ATM在97年左右非常热门,由经典的IPOA到MPOA再到IP Switch、Cisco的标记交换,最后形成了MPLS。但随着IP的普及以及千兆以太网的推出,ATM必将没落。因为其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根据ATM的设计,其可直接运行于裸纤之上,但具体实现时,都将其运行在SDH之上,以利用其成熟的硬件实现。而ATM为实现快速、无阻塞的Cell转发所采用的大规模交换网络(包括白切尔混合网络、陷阱网络、蓉树交换网络等)更为昂贵。同时因为“信元税”(9.4%的信元头开销),传输效率更低。
IP OVER WDM是光层复用技术,每波通道均是透明的光通道。GE OVER WDM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对光纤上提供几十个千兆位的通信带宽和快速的网络自愈能力,而且具有以太网的简易性,与其它类似速率的通信技术相比,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与SDH技术相比,作为城域骨干网技术,IP OVER WDM技术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和性能优势,不需要特殊的格式转换,因此网络效率是最高的。主要城域网络技术运行IP 时的主要指标比较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