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到了分组交换时代,SDH/SONET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为了承载分组业务,发展了PoS(packet over SDH/SONET)技术,将分组包封后映射进SDH/SONET帧后在环网上传送,但是这种映射方式的效率较低,随着分组业务在传送业务中比重逐渐增大,SDH/SONET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SDH/SONET的静态带宽分配很难适合分组业务的突发性,从而使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另外,预留的保护光纤的带宽资源也有较大的浪费。传统的SDH/SONET网络中有50%的环带宽是冗余的,如为了在一条SONET链路上提供一个快速以太网连接,需要占用整个155 M的STS-3c载荷来支持这种突发型100 M业务。很明显,这是一种带宽的浪费。为了能方便地与像路由器这样的数据网络设备相连,新一代的SONET设备配备了以太网业务端口。来自于这些端口的业务被简单地映射到一个通过环的电路连接。底层的SONET传输仍然是面向电路的并基于TDM,当以太网端口上没有业务量时,链路处于空闲状态,这对SONET环的带宽是一种浪费。从网络的角度来看,这种集成的分组交换机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网桥或路由器。如果交换机充当一个网桥,那么系统就像是一个由网状的STS-N电路连接而成的网桥网络。任何两个网桥之间的STS-N连接的带宽都要在SONET环中留出来,即使当网桥之间没有业务量时,这些带宽也无法给别人使用。此外,生成树的计算将会导致特定的通路被阻塞,从而产生更多的无法使用的带宽。
[10] SCHIFFBob,VASANIKanaiya.Resilientpacket rings for optical Internet edgeLightwave[EB/OL].http://www.leap-comm.com/China/C-news/Doc/tdoc-1.htm.2001-11.[11] Resilient Packet Ring Alliance-2001.AnIntroduction to Resilient Packet RingTechnolo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