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组将显卡、声卡整合后,对主板小型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对于小型设备而言,在强调各IC体积减小的同时,更希望能将部分芯片整合,以进一步减小对PCB面积的压力,同时提高布线设计效率。这方面就是SOC(System On Chip)与SIP(System In Packager)的用武之地了。对于前者,属于在一个核心上进行功能整合,设计难度较大,而对于后者则意味着在同一个封装下有多个不同功能的核心在一起(不过在很多厂商的眼中,SIP=MCP)。显然,闪存将更多的应用于SIP场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混载封装。混载封装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技术,是有实力的IC厂商争取掌上设备定单的一个有力武器。最常见的组合就是嵌入式CPU或控制器+Flash Memory+RAM。目前就有很多通过SOC或SIP的方式将闪存整合的产品出现。 从上述三点看去,我们能发现闪存的努力与前进的方向。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高的整合度再加上本文没有介绍但肯定会考虑的更低的能耗(通过降低工作电压、提高生产工艺来实现)将是闪存发展的4大目标。与DRAM相比,显然它所面临的挑战更大,难度更高,当然利润回报也是DRAM所不能比拟的(怪不得Intel与东芝能放弃DRAM但不会放弃Flash RAM,最近又有信息显示,DRAM巨头三星、美光、英飞凌都有意侧重闪存的研发和生产)。而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必然随着闪存的发展而进一步提升其在业界中的地位,用户也会越来越离不开它,现在玩电脑的有几个不配闪存的呢?所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需要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存储器的进步又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我们更需要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因此,对未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研究也一刻没有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