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由施乐公司(Xerox)于1973年提出并实现,之后在施乐、Digital以及Intel的共同努力下推出了10Mbps的DIX以太网标准。从1983年正式成为802.3标准开始,以太网技术已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1995年,IEEE正式通过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以太网技术实现了第一次飞跃。1998年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正式发布,2002年802.3ae又得到了IEEE的通过。与此同时,90年代以太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应用。由于以太网技术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加上设计技术上的一些优势(如结构简单、算法简洁、良好的兼容性和平滑升级)以及要害的传输速率的大幅提升,它不但在局域网领域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城域网甚至广域网范围内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
万兆以太网技术介绍
万兆以太网技术始于2002年6月802.3ae10GE标准的正式发布。在物理层,802.3ae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与传统以太网连接速率为10Gbps的“LANPHY”,另一种为连接SDH/SONET速率为9.58464Gbps的“WANPHY”;WANPHY与SONETOC-192帧结构的融合,可以与OC-192电路和SONET/SDH设备一起运行,保护了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使运营商能够在不同地区中通过城域网提供端到端以太网。在传输介质方面,802.3ae目前可以支持9um单模、50um多模和62.5um多模光纤。在数据链路层,802.3ae继续了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及最大/最小帧长度,支持多层星型连接、点到点连接及上述拓扑的组合,充分保证对已有应用的兼容性,对上层应用没有影响,使得升级风险极低。
万兆以太网应用
随着千兆到桌面的日益普及,万兆以太网技术将会在汇聚层和骨干层得到广泛的应用。就目前网络现状而言,万兆以太网将首先应用在以下几个地方:高校校园网将是万兆以太网的重要应用场合。利用10GE的高速链路构建校园网的骨干链路以及各个分校区和本部之间的连接,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提高了传输的效率,有效地保证了远程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等业务的开展。
10GE在校园网的应用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