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最大的数浮动到数组最后的位置,其次大的数浮动到数组倒数第二个位置。 当然,你也可以从大到小排序,也可以从后向前冒泡。其特征操作是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
数组编号 | 0 | 1 | 2 | 3 | 4 | 5 |
---|---|---|---|---|---|---|
初始状态 | 5 | 2 | 4 | 6 | 1 | 3 |
第一次比较 | 2 | 5 | 4 | 6 | 1 | 3 |
第二次比较 | 2 | 4 | 5 | 6 | 1 | 3 |
第三次比较 | 2 | 4 | 5 | 6 | 1 | 3 |
第四次比较 | 2 | 4 | 5 | 1 | 6 | 3 |
第五次比较(第一次排序) | 2 | 4 | 5 | 1 | 3 | 6 |
第二次排序 | 2 | 4 | 1 | 3 | 5 | 6 |
第三次排序 | 2 | 1 | 3 | 4 | 5 | 6 |
第四次排序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五次排序 | 1 | 2 | 3 | 4 | 5 | 6 |
1、其外层循环执行 N - 1次。内层循环最多的时候执行N次,最少的时候执行1次,平均执行 (N+1)/2次。所以循环体内的比较交换约执行 (N - 1)(N + 1) / 2 = (N^2 - 1)/2次。其复杂度为O(N^2)。 2、冒泡排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一个常量,即不随被处理数据量n的大小而改变时,可表示为O(1);
从例子处我们可以看到当第四次外层循环完成后,排序就完成了。后面的循环只有比较,而没有交换。就说明数组已经是有序的了,这时可以跳出循环。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布尔变量,记录一次外层循环中是否发生交换,如果未发生交换,跳出算法。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冒泡排序的初略见解。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