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 > Java > 正文

Java设计模式概述之结构型模式(代理模式)

2019-11-11 06:23:09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二、代理模式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一个类的功能进行完善和增强。于是,我们经常会用继承类和实现接口的方式来增强一个类,但这样或多或少会造成类与类之间的耦合:继承类之后不能再继承其他类;实现接口的话必须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方法,且若接口的方法发生改变,实现接口类也必须做出改变,这样不利于最大限度扩展。

代理模式(PRoxy)使用代理类来增强原始类。代理类需要与原始类建立逻辑关系的代码,而原始类不需要任何改动。这样有利于原始类的扩展与维护。代理模式增强原始类得到方式是非侵入性的。

Spring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就很好的体现了代理模式。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段代理模式的实例代码:

/** * @author Hanlin Wang */public class ProxyMod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xy proxy = new Proxy(); proxy.run(); }}//定义接口interface Resource{ void run();}//定义类实现Resource接口class M implements Resourc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s running"); }}//定义代理类class Proxy implements Resource{ private M m; public Proxy(){ m = new M();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before(); m.run(); after(); } private 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before"); } private 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after"); }}

代理类中定义类before和after方法,用来增强被代理类(原始类)的run方法。Proxy类封装了一个M类引用m,并在Proxy类实例化时同时实例化M类。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